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医疗技术 >>新技术新疗法

医疗技术

新技术新疗法

颅内外动脉搭桥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

字号: + -


  编者按:人们对健康的渴求是推动医学发展的不竭动力。因此,在临床实践中应用科技发展的最新成果亦是所有医者的永恒追求。朝阳人积极跟进国际医学发展动态,仅2013年,就有33个科室的155个医疗技术项目通过医院审核,获批开展。院报刊登了《泌尿外科开展3D腹腔镜技术》一文后,引起强烈反响。为此,院报特设立《技术一招鲜》专栏,陆续推介这些优势技术,欢迎各临床科室踊跃投稿。





  10月23日我科成功完成又一例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疾病(ICVD),取得良好效果。





  患者刘某首先因反复发作性左侧肢体麻木无力入住神经内科,由介入科会诊行脑血管造影发现右侧大脑中动脉闭塞,后转入我科治疗。全科讨论后一致认为具备手术指证,决定实施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手术由神经外科李锦平副主任完成,总共历时6小时20分钟,用10-0缝线成功在1mm直径血管上行端侧吻合,共缝合12针,精细程度可想而知。





  在脑血管上进行搭桥手术固然显示了超凡的耐心和显微手术技巧,但在这么细的血管上搭桥究竟有多大的意义?什么样的患者才适合做这种手术?带着这些问题我们采访了术者李锦平医师,他对这些问题一一做出了解答。





  我们知道大脑组织对缺血缺氧的耐受性非常有限,研究表明完全缺血10分钟即可造成神经元的不可逆损伤。而在发生完全梗塞之前,大脑内存在处于缺血临界状态的“缺血半暗带区域”,反复短暂脑缺血发作(TIA)就是这种警戒状态,提示我们需要积极的治疗干预。颅内外血管重建手术跟许多预防性手术一样,体现了“上工治未病”的思想。





  目前,ICVD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传统的治疗方式包括药物和血管内介入治疗。其中对于颅外段血管狭窄,颈动脉内膜剥脱或支架置入术已为大家所熟知,但对于症状性颅内血管狭窄的危害性大众认识仍然不足。流行病学研究提示东方人群更易高发颅内段动脉狭窄,许多患者直至发生严重危及生命的大面积脑梗塞才求诊于外科,失去了血管重建手术预防缺血卒中发作的最佳时机。





  颅内外血管重建手术可分为直接搭桥和间接搭桥两类,其中直接搭桥术又分为低流量搭桥和高流量搭桥两类术式,目前应用较多的是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搭桥术。手术通常选择头皮上的颞浅动脉后支,在颞部开小骨窗,显微镜下分离并选择大脑中动脉分支中合适的受体动脉,10-0缝线吻合血管,使缺血的脑组织得到头皮血管的血液供应。由于头皮血供侧枝循环丰富,原供血区头皮不会受明显影响。





  目前这种搭桥手术的适应证主要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应是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主干的狭窄、闭塞,且侧枝循环不充分,对于深穿支区梗死采用此技术效果不佳;症状性颈内动脉系统血管狭窄造成的反复TIA发作和轻度神经功能障碍,但无严重偏瘫、失语;CT、MRI影像学检查无大面积脑梗死,脑血管储备能力低下,特别是存在急需挽救的“缺血半暗带区域”;经过规范的内科药物治疗无效者。





  对于手术前大脑慢性缺血的血流动力学评估,氙增强CT( Xe-CT) 和PET是经典的方法,目前CT灌注成像(PCT)相对而言更加经济简单方便。PCT图像可以显示脑血流量、脑血容量、对比剂平均通过时间、峰值时间等参数,通过计算相关参数可以区分可逆和不可逆缺血。应用PCT可以较为简便地筛选适合手术的患者和进行手术前后效果的对比评价。





  对于搭桥手术的效果,国内外的研究和我们自己的经验都表明,搭桥血管的近期和远期通畅率都是较高的,能够有效降低再次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





  总之对由于颈内动脉或大脑中动脉的狭窄、闭塞引起的反复TIA发作、经规范的内科药物治疗无效的患者,颅内-外血管搭桥术是一条新的选择。





  患者刘某术后复查证实搭桥血流通畅,CT脑血流灌注明显改善,到发稿时为止患者TIA症状未再发作。这例患者的治疗过程是多科室协作的成功典范,历经神经内科规范的药物治疗,介入科会诊无血管内治疗条件,由我科来完成搭桥手术。广开多科室协作之路,选择合适的适应证,积极稳妥地开展此类新型手术,相信将造福更多的患者。







(神经外科 谭可 摄影 梁宝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