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医院新闻

新闻中心

医院新闻

巧用自制抓捕器进冠脉,打通闭塞回旋支生命线

发布时间:2024-05-30 浏览次数:
字号: + -

2024年5月22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以下简称朝阳医院)本部导管室内心脏介入团队正有条不紊地进行着冠心病介入手术。中午12点半,心内科负责人赵林领衔的复杂冠脉介入团队开始为一名来自京外的67岁患者刘先生进行手术。刘先生半年前因胸痛在当地医院诊断为冠心病,造影发现冠脉三支主血管之一的回旋支99%狭窄,且伴有严重钙化,手术难度极大,当地心内科医师努力2小时最终未能疏通血管。多方求医,最后慕名来到朝阳医院心脏中心治疗。

首先,赵林在冠脉造影中发现,患者此前严重狭窄的回旋支血管已经完全闭塞,手术难度大大增加。赵林团队随即启动逆向治疗途径,沿着迂曲的血管将导丝顺利通过闭塞段。然而,由于大量的斑块导致回旋支血管开口受压,逆行的导丝不能进入正向的导管中,这将导致整个手术的失败。此时,赵林果断采用改良的自制抓捕器进入冠脉血管内抓捕逆向导丝。此种开创性的操作方式完成了一个几乎不可能的任务,后续随着导丝通道的建立,团队又采用旋磨治疗将钙化的斑块进行消蚀,最终成功植入支架,打通迂曲闭塞的血管。患者下手术台时激动地说:“还是赵林主任的医术高超,还得来朝阳医院才能治得了我的病。”一句患者的肺腑之言让整个手术团队颇感欣慰,驱走了身体的疲惫,又继续投入到下一台手术。

微信截图_20240530104425.jpg

图一 红色虚线为闭塞的回旋支血管虚拟走行


图片2.jpg

图二 逆向导丝通过闭塞病变


图片3.jpg

图三 首创将改良的抓捕器伸入冠脉内抓捕逆向导丝


图片4.jpg

图四 对闭塞血管进行旋磨治疗


图片5.jpg

图五 血管疏通后植入支架


赵林团队长期致力于复杂高危冠心病的介入治疗,包括复杂左主干、钙化病变、慢性闭塞病变、桥血管介入治疗、无法接受外科搭桥的高危病变等,积累了大量的实战经验。今年5月,于SCI期刊发表改良自制抓捕器在慢性闭塞病变中的应用相关论著,此次手术又将该方法创新性地运用于冠脉内抓捕,团队凭借高超的医术为广大冠心病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

图片6.jpg

图六 赵林团队发表的改良自制抓捕器文章


专家简介

图片7.jpg

赵林,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市心血管病防治研究会常委,中华中医药协会介入分会委员,卫生部冠脉介入培训导师。

主要工作围绕冠心病的防治开展,是国内第一批冠心病介入治疗ADR独立术者,国内第二批CTO-Hybrid治疗导师,主要执笔撰写《中国慢性完全闭塞病变ADR专家共识》。围绕冠状动脉钙化的机制与治疗和急性心肌梗死的防治进行研究,主持国自然“CCNY调控血管平滑肌细胞促进钙化的作用与机制研究”和数项市局级等课题。发表论文50余篇,SCI20余篇。

从事心内科工作近20年,介入工作18年,年手术量达1000余例。对复杂冠心病介入治疗具有深入研究,包括LM,CTO,CHIPS等。其中年CTO介入治疗量超过500余例,年旋磨例数超过100例。掌握了起搏器植入术,冷冻球囊治疗房颤技术。

迄今培养研究生5名,进修医师及冠脉介入学员50余名,协助上百家医院开展介入治疗,已完成15000余冠脉介入手术。

长期参与公益事业,在心血管科普和宣教方面做了很多工作,如进行心肌梗死的预防与识别宣教等。



心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