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务处进修医师招收
【简介】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呼吸治疗师、RICU)
呼吸治疗是临床医学的重要领域之一,北美经验证明呼吸治疗有其独到性,可改善和提高呼吸衰竭的抢救治疗水平。目前国内危重症医学发展迅猛,已成为独立学科,但其重要技术之一的呼吸治疗技术尚未形成规范和体系,势必制约危重症医学的发展。呼吸治疗专业在我国内地起步较晚,引进专业呼吸治疗师的医院,通过近十年的实践,已建立起了与现有临床医护工作相协调的、完整的呼吸治疗师工作体系,具备培养实用型呼吸治疗人才的师资队伍。现面向全国招收呼吸治疗师进修人员,提供密切结合临床的实用技术培训。
招生对象:
大专学历ICU工作三年以上,或本科学历ICU工作两年以上的ICU专科护士或医生,年龄32岁以下。
招收名额:
8人/届
学习内容:
机械通气:呼吸机结构、正压通气原理、模式与参数的选择、呼吸力学监
测与波形解读、人机不协调的表现与处理、呼吸机报警及处理、机械通气的撤离、自主呼吸试验、呼吸机依赖患者的呼吸康复等;
气道管理:气囊的管理、气道温湿化、气道内给药、人工气道建立的辅助、意外拔管的处理、VAP预防等;
各类疾病的呼吸治疗特点:COPD、ARDS、免疫抑制、重症哮喘、心源性肺水肿、肺间质病、胸腹部大手术后等;
呼吸机管理:管路的更换与消毒、呼吸机保养与维护;
其他:机械通气患者的转运、气管镜检查的辅助等。
学习环境:
北京朝阳医院呼吸重症监护室、肺功能室、气管镜室。
指导教师:
由RICU主管医师指导与管理,呼吸治疗师主导、呼吸与ICU医师以及护理专家共同参与的教学培养模式将最大程度地结合临床实际需求,为学员提供专业的培训。他们全部来自于临床一线,多次参与全国学习班授课,教学经验丰富,并且年轻、富有活力和开创性。
教学方式与特点:
小班授课:促进学员更好地理解和把握知识,课堂可随时提问,及时解答;
专人负责,一对一、手把手教学:1-2名学员指定1名老师负责,学员跟随负责老师轮班,对临床实践进行具体指导和分析;并在老师安排和指导下,独立管床,从实践中融会贯通。
理论与实践结合:让学员在临床实践中边学边干,一周1-2次授课,采用讲授理论、病例讨论、模拟演示等多种方式。根据临床实践研究总结,专门为学员精心编写专业教材《呼吸治疗教程》(人民卫生出版社)。
严格考核:每个月一次考评,采用理论、操作、病案分析等多种方式考核并记录成绩,考核后组织答疑查缺补漏,以保证教学质量,使学员切实掌握呼吸治疗实用技术。培训结束时综合多次考评成绩,结业成绩分为优秀与合格,颁发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进修培训优秀/合格证书,考评不合格者不予颁发。
学制:6个半月。
学费:5000元/人。
报名及开学日期:常年接受报名,每年3月、9月开学。
联系人及电话:13552976483(李洁)。
注:进修期间食宿自理,请提前到京自行办理解决住宿事宜。
附: 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简介
上个世纪70年代,北京朝阳医院呼吸内科在翁心植教授的带领下,在对COPD、慢性肺心病进行大规模、系统的防治研究过程中,为更有效地治疗慢性肺心病急性发作合并II型呼衰及其他严重合并症的患者,成立了以收治此类患者为主要收治对象的“肺心病监护室”,在国内较早地开展了机械通气及呼吸-循环监测等技术,成为呼吸重症监护治疗病房(RICU)最初的雏形。
1991年11月,在翁心植教授的大力支持下,王辰教授在当时医疗资源极为有限的条件下,克服重重困难,成立了符合国际标准格局和具有防气溶胶污染功能的RICU,系统地建立了规范的呼吸支持和气道管理技术以及呼吸力学、血流动力学、氧动力学和气体代谢分析等监测技术体系,重点对重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重症支气管哮喘等呼吸重症的抢救技术进行了规范和研究。该RICU除配备了当时先进的呼吸机和监护仪等设备外,在专科ICU医生和护士的培训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并逐步形成了“诚实,勤勉,细致,人道”的RICU文化,为之后本RICU的发展积累了厚实的人才、技术保障和文化底蕴。
第一代RICU全体医护人员及医院领导(1992)
1999年6月9日,拥有六间独立病房的第二代RICU正式启用,使临床规模有了显著扩大。在保持原有优势领域的基础之上,对呼吸机相关肺损伤与肺保护性通气、无创正压通气早期干预呼吸衰竭、有创-无创序贯机械通气和辅助通气技术等进行了深入研究,组织了无创正压通气治疗AECOPD和ALI/ARDS的多中心研究,主持和参与了国内多项学术指南的制定及卫生部统编《内科学》教材的编写,先后获得北京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及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各1项,并通过举办专科医师和护理进修班、举办国家级继续教育学习班等方式,为国内培养了一大批精于呼吸支持技术的医生和护理人才,为推广呼吸支持技术在国内的普及应用做出了贡献。此外,还建立了符合国内实际工作需求的呼吸治疗师(RT)的培训与管理体系,结合多年实际工作经验和国内外新进展、指南编写了《呼吸治疗教程》,为呼吸治疗学科的专业化奠定了基础。
第二代RICU(1999.6.9~2008.2.12)
王辰教授与外国学者一同查房(1997) 王辰教授查房(1998)
2008年4月28日,具有“两线三区”空间布局的第三代RICU启用。该RICU在吸取了前两版ICU的经验基础之上,借鉴SARS的防治经验,对传统ICU的设计进行了创新,实践了“两线三区”的ICU设计理念,从建筑布局及流程设计上充分考虑了医院感染控制的需求:创造性地在ICU加设“外走廊”,使“两线”,即工作人员通道与患者通道完全分开,患者及其人体标本均经外走廊进出病房;将ICU分为“三区”,即相对洁净区(工作人员生活及办公区)、缓冲区(中心工作区)和相对污染区(病房及外走廊);配合新风压力梯度和浄洁度的变化(相对洁净区>缓冲区>相对污染区)完整地实现了上述功能分区。第三代RICU的投入使用,为本科室未来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极好的平台。
第三代 RICU中心监护区(2008.4.28~)
第三代 RICU病房(2008.4.28~)
第三代 RICU病房(2008.4.28~)
第三代 RICU外走廊(2008.4.28~)
第三代 RICU休息区(2008.4.28~)
经过几代人的努力,北京朝阳医院RICU已成为国内ICU建设与管理的示范单位,国内呼吸危重症专科人才的重要培养基地,必将成为我国危重症医学学科发展的重要动力源。
呼吸治疗进修班教师介绍:
孙兵:
男,34岁,主治医师。
1999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医疗系,2004年获内科学硕士学位,毕业后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工作至今,2008入选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主要从事普通呼吸内科和危重症医学的临床工作。
罗祖金:
男,28岁,理学学士,呼吸治疗师。从事呼吸治疗的临床、科研和教学工作,一直致力于呼吸治疗学科体系和工作体系的建立和发展,目前在职攻读呼吸内科学硕士。已发表论文8篇。2007年荣获美国呼吸治疗协会国际学者奖学金,对美国呼吸治疗的实践情况进行了参观学习。
李洁:
女,28岁,呼吸治疗师,美国呼吸治疗学会会员。
2004年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原华西医科大学)呼吸治疗与危重症监护专业,目前在职攻读呼吸内科学硕士。2005年荣获美国呼吸治疗学会(AARC)国际学者奖学金赴美华盛顿州和明尼苏达州参观学习两周,并就中国呼吸治疗现状作报告。参与呼吸治疗临床实践与科研,发表论文10篇,参编专著4部,组织大型调查研究2次,在中华医学会呼吸及ICU分会年会作大会报告2次,荣获中华医学会第九次全国呼吸病学术会议优秀壁报1次。
夏金根:
男,27岁,呼吸治疗师,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现从事呼吸治疗工作已5年,具有丰富的气道管理和机械通气应用等相关呼吸治疗经验,先后在中国核心期刊杂志发表呼吸治疗相关论文4篇,参编论著2部。
姚秀丽:
女,28岁,呼吸治疗师。毕业于四川大学华西医学中心。现从事呼吸治疗工作已5年,具有丰富的气道管理和机械通气应用等相关呼吸治疗经验。
上一篇: 【简介】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
下一篇: 【简介】急诊医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