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医院新闻

新闻中心

医院新闻

石景山院区麻醉科为重大手术保驾护航

发布时间:2023-08-02 浏览次数:
字号: + -

7月31日,39岁的小倩(化名)接受“子宫平滑肌肉瘤切除术”并完成第一阶段化疗后,顺利出院。

近年来,凭借精湛的技术与多学科精诚合作,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以下简称朝阳医院)石景山院区多次成功完成“巨大腹腔肿物”切除。麻醉科作为平台科室,为开展重大手术保驾护航。

image1.jpg

8个多月前,小倩被诊断患有子宫平滑肌肉瘤,尽管经历了2次腹腔手术及化疗,小倩肚子里的肿瘤依然疯长。肿瘤压迫使得小倩呼吸困难、甚至无法平卧;同时,肿瘤不断消耗着小倩身体,把小倩折磨得皮包骨头,严重贫血合并低蛋白血症。

小倩一家和手术医生都迫切地希望切除腹腔里的“大家伙”,减轻小倩的痛苦。考虑到肿瘤涉及范围广,医院组织了术前多学科会诊,制定全面的治疗方案后准备手术。麻醉科副主任王振元得知患者合并严重的甲状腺功能减低、肾上腺功能不全等情况后,主持麻醉科对其进行了讨论。王振元认为小倩的手术必然出血多、损伤大,以如此糟糕的身体状态迎接手术,平安下手术台的难度较大,提议暂缓手术。

听取了麻醉科的建议,小倩配合医生积极调整自身状态。经过近1周的治疗,小倩的甲功等各项指标明显好转。术中由于肿瘤巨大,开腹后腹腔压力骤降和手术出血等原因,使得小倩的血压迅速下降、一度测不到血压,情况十分危急。王振元要求手术医生暂停手术操作、压迫止血,同时带领麻醉医生张晓霞和魏罕采取快速输血输液扩充容量、增加血管活性药用量等措施。小倩的血压慢慢回升,手术得以继续进行。

在切除肿瘤主体的2个小时的时间里,小倩几次出现严重低血压,麻醉医生精心处置,一次次将小倩从死亡线拉回。经过近5个小时的奋战,16公斤肿物被切除,出血约7500ml,相当于全身血液换了2遍。手术结束后在将小倩送往外科ICU的路上,很多人不禁疑惑:“如此大的手术损伤,如此多的出血量,小倩不知何时能够苏醒?”看着手术结束时小倩的血气分析结果,望着各项近乎正常的指标,麻醉医生肯定地回答:“很快。”

术后2小时,小倩平安苏醒并拔除气管插管,术后2天便从ICU转回普通病房,结束第一阶段化疗后,7月31日顺利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