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介入医学科>> 科室简介

科室介绍

介入医学科

字号: + -

  科室概述: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介入医学科于1993年12月在翟仁友主任主导、戴定可教授和于平教授协助下成立,经过不懈努力,现已逐渐发展成为集医、教、研一体的综合性介入诊疗中心。现以高堃主任带领的医护技团队共24人,医生10人,博士8人,硕士2人,主任医师3人,副主任医师2人,主治医师3人,住院医师1人;护士13人,本科11人,大专2人,主管护师5人,护师7人,护士1人;技师1人,本科学历。目前介入医学科分设本部及西区两部分。分设介入导管室和介入病房。导管室功能分区明确,现设有飞利浦FD20 DSA一台,年手术量约2000余台,辐射全院85%以上临床科室。2021年11月15日增设日间门诊手术,手术床位5张,日均门诊住院患者5例。介入病房成立于1997年12月,是北京市属医院较早成立的介入科室之一,病房设20张床位,年收治病人量800余例。

  科研工作:

  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双探针乳腺癌前哨淋巴结肿瘤转移双模态影像应用基础研究;在研;

  2.国家十一五攻关课题:常见恶性肿瘤介入治疗方法规范化的比较研究和中远期疗效评估;牵头单位;

  3.首都医学发展基金重点课题:肺栓塞介入治疗及再灌注损伤的影像学研究;牵头单位;

  4.国家九五攻关课题:肺癌介入综合治疗的研究;参加单位;

  5.国家九五攻关课题:周围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研究;参加单位;

  6.国家十五攻关课题:胰腺癌介入治疗新技术研究;合作单位;

  7.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课题:胆管支架植入后近距离放射治疗相关放射生物基础研究;合作单位。

  科研成果获奖

  北京市科学技术进步三等奖:恶性梗阻性黄疸的介入治疗和相关基础研究;第一完成人。

  创新性工作

  1.国内首先使用下腔静脉滤器预防致死性肺栓塞;

  2.国内首先使用颈动脉保护装置放置颈动脉支架预防脑卒中;

  3.恶性梗阻性黄疸介入治疗工作处于国内较领先水平。

  发表专著

  1.主译《介入技术百例精粹》,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2.主编《肿瘤介入治疗手册》,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发行;

  3.主译《介入影像诊断学(操作技术原著第2版)》,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

  举办的学术会议:

  举办大型全国介入放射学术会议数次;自2000年起举办《介入新技术学习班》十余年,2017年开始举办“北京介入论坛”,推广介入治疗,学员辐射30余省市,为介入医学领域培养专业型人才千余人。

  各类良恶性胆管梗阻的介入治疗:包括经皮肝穿刺肝胆汁引流术、胆管球囊扩张成形术、胆管粒子支架植入术、胆管内活检等;

  各部位实体肿瘤的介入治疗:包括实体恶性肿瘤的经动脉灌注化疗栓塞,原发性及继发性恶性肿瘤的消融治疗及粒子植入治疗,各类实体肿瘤的穿刺活检病理诊断等;

  肝硬化伴门脉高压症的介入治疗:包括经颈静脉肝内门体分流术(TIPS、DIPS)、经皮经肝胃冠状静脉栓塞术(PTVE)、门静脉支架植入术、下腔静脉球囊扩张及支架植入术等;

  外周血管介入治疗:包括下肢动脉狭窄及闭塞的球囊扩张成形或支架植入术、颈动脉/椎动脉/锁骨下动脉支架植入术、肾动脉支架植入术、外周及内脏动脉瘤和血管畸形的栓塞治疗,静脉血栓抽吸、溶栓、滤器植入治疗,尿毒症患者血液透析通道的介入治疗等;

  肺动脉相关介入治疗:包括急性及慢性肺栓塞的介入治疗,肺动脉炎的介入治疗,纤维素性纵隔炎等疾患导致的肺动脉狭窄或者闭塞的介入治疗;

  急诊介入治疗:包括急性消化道出血、咯血、产后出血及外科术后出血的急诊栓塞治疗;

  妇科介入治疗:包括子宫肌瘤及子宫腺肌症栓塞,产后出血、瘢痕妊娠出血栓塞,输卵管造影及再通术等。

  肝移植术后并发症处理的介入治疗:包括动脉、静脉、胆道狭窄等;

  各种类型的消化道梗阻的介入治疗:包括食道放射性粒子支架植入术、十二指肠支架、乙状结肠支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