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内分泌科在国际知名期刊Diabetes & Metabolism Journal上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近日,北京朝阳医院内分泌科王广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的研究成果“Contributions of Hepatic Insulin Resistance and Islet β-Cell Dysfunction to the Blood Glucose Spectrum in Newly Diagnosed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在国际知名期刊Diabetes & Metabolism Journal(JCR Q1,IF:6.8)在线发表,北京朝阳医院内分泌科博士研究生杨梦鸽为论文第一作者,王广教授和王莹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在2型糖尿病的发病机制中,肝脏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失调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王广教授带领的研究团队,深入分析了肝脏胰岛素抵抗与胰岛β细胞功能对新发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谱的影响,首次揭示了肝脏胰岛素抵抗和胰岛β细胞功能失调,在2型糖尿病OGTT不同时段血糖调控中的作用,结果显示,肝脏胰岛素抵抗对空腹血糖和餐后早期血糖有更显著的影响。该研究为2型糖尿病、尤其是肝脏胰岛素抵抗为主的患者的精准及个体化治疗提供了重要依据。
肝脏胰岛素抵抗和胰岛功能障碍共同介导T2DM
本研究共纳入707例新诊断的2型糖尿病患者,所有纳入者均接受了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研究团队应用肝脏胰岛素抵抗指数(HIRI)和胰岛β细胞分泌敏感性指数2(ISSI2)评估了肝脏胰岛素抵抗程度和胰岛β细胞功能,使用线性回归分析探讨了HIRI、ISSI2与OGTT不同时间点血糖水平的关系。
研究设计流程
研究结果表明,随着肝脏胰岛素抵抗的增加,空腹血糖和餐后30分钟血糖显著升高;而随着胰岛β细胞功能的下降,空腹血糖及餐后30分钟、2小时和3小时的血糖均出现明显升高。这一发现表明,肝脏胰岛素抵抗主要影响空腹血糖和餐后早期血糖水平,而β细胞功能失调则影响空腹血糖及各个阶段的餐后血糖水平。
主要研究结果
肝脏作为葡萄糖异生的主要器官,在维持体内葡萄糖平衡中起着关键作用。肝脏胰岛素抵抗导致胰岛素信号传导路径的异常,胰岛素无法发挥正常的生理作用,肝脏葡萄糖异生增加,从而导致空腹血糖升高。此次研究进一步验证了这一理论,表明肝脏胰岛素抵抗主要影响空腹血糖和早期餐后高血糖。本团队于2024年8月在Diabetes Research and Clinical Practice杂志上发表的研究成果表明,二甲双胍在肝脏胰岛素抵抗较为严重的患者中,能够更有效地控制血糖并提高胰岛素敏感性。因此,本研究为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提供了重要的指导意义,特别是对于空腹血糖和餐后早期高血糖的患者,二甲双胍的应用可能带来更大的获益。这一发现为合理使用降糖药物、优化血糖控制及改善患者预后提供了实践依据。
进一步分析表明,肝脏胰岛素抵抗与胰岛β细胞功能之间存在负相关关系。2型糖尿病的发生是胰岛素抵抗与胰岛素分泌功能失调之间失衡的结果。随着胰岛素抵抗的发展,胰岛素敏感性下降,β细胞通过分泌更多胰岛素来补偿,维持正常血糖水平。然而,长期过度分泌胰岛素导致β细胞功能逐渐衰退,最终无法维持足够的胰岛素分泌,导致糖耐量异常终发展为2型糖尿病。研究结果进一步丰富了糖尿病的发病机制理论体系。
胰岛功能与肝脏胰岛素抵抗程度呈负相关
近年来,北京朝阳医院内分泌科在肝脏胰岛素抵抗、脂肪组织胰岛素抵抗领域开展了一系列原创研究。本研究在前期工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入阐明了肝脏胰岛素抵抗在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中的关键作用,丰富了2型糖尿病发病机制的理论体系,同时为临床治疗2型糖尿病提供了宝贵的理论及实践指导。
内分泌科
上一篇: 风湿免疫科开展超声引导下炎性关节病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