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医院新闻

新闻中心

医院新闻

医院首例!“人工心脏”植入伴结肠癌根治术

发布时间:2025-02-13 浏览次数:
字号: + -

近日,北京朝阳医院心脏大血管外科团队依托国家临床重点专科优势和多学科协作机制,在普外科、心内科、消化内科、麻醉科手术室、心脏超声科、输血科、药事部等多个优势学科的密切配合下,完成院内首例“人工心脏”(左心室辅助装置)植入伴结肠癌根治手术。2月12日,患者康复顺利出院,心脏大血管外科特意举行小型出院仪式,来纪念这一里程碑式的时刻。

null

心脏中心主任苏丕雄主持仪式并简要介绍情况

该例手术也是院内首例全磁悬浮人工心脏植入术。这一重大医疗技术的开展,成为朝阳医院终末期心脏疾病治疗的里程碑。同时,针对放置了“人工心脏”装置这类特殊人群的结肠癌根治手术,国内专业文献报道较少,临床较为罕见。

null

普外科主任王振军分析病例

null

心内科主任赵林分析病例

患者李先生今年71岁,术前诊断为严重冠心病、心功能不全、终末期心力衰竭。他的身体每况愈下、难以为继,面对这样危重的病情,心外科专家团队共同讨论,决定为患者实施“人工心脏”植入手术。这是医院首例“人工心脏”植入手术,医院高度重视,组织专家组进行多次病例讨论和手术演示,确保手术成功。

2024年12月3日,在心外、麻醉、体外循环专家及护理团队的配合协助下,心脏外科主任苏丕雄教授带领专家团队为患者开展“人工心脏”植入+冠脉搭桥+三尖瓣成形术,最终历时6个小时成功将“人工心脏”植入患者体内。随着“人工心脏”启动运行,体外循环机顺利停机撤除,患者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正常、平稳。

然而,术后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患者出现了反复大便潜血阳性的情况,这无疑给医疗团队带来了新的挑战。虽然患者术前心功能欠佳,无法进行常规的胃肠镜检查,但“人工心脏”给他带来了改善后的条件。经过床旁胃肠镜检查,明确了患者结肠癌的诊断,普外科与心外团队并肩战斗又为患者成功实施结肠癌根治手术。手术的成功不仅成为多学科合作的范例,也为跨学科团队诊治此类病例积累了宝贵经验。医院领导特意来到心脏外科病区看望即将出院的李先生,为他送上蛋糕,祝贺他顺利康复,回归正常的生活。

null

纪智礼书记与患者交谈

副院长梅雪表示,该例手术的成功为很多心衰终末期的患者带来了生的希望,医院急诊医学中心今后会进一步筛查,让更多患者受益。常务副院长王明刚表示多学科联合共病防治是医院未来发展的重点,下一步医院也将高度重视,促进更多共病防治项目落地。党委副书记吕少丽对心脏大血管外科表示祝贺,希望科室今后进一步总结经验,依托国家重点专科项目,为患者健康与学科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党委书记、理事长纪智礼表示,患者的成功救治得益于多学科团结协作,体现了朝阳医院整体医疗水平和综合救治能力。未来,医院将下大力度推动学科内涵建设和学科外延拓展,鼓励更多学科深度交叉融合,开展更多共病防治研究,不断探索适合北京朝阳医院实际情况的特色临床发展路径。

null

医护人员与患者合影

宣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