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医院新闻

新闻中心

医院新闻

医院组织开展中暑及热射病培训

发布时间:2024-06-18 浏览次数:
字号: + -

6月18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以下简称朝阳医院)在三院区晨交班和院本部行政例会上,针对近期北京连续发布高温橙色预警的形势,组织召开“中暑及热射病”培训。院党委常委、副院长王明刚出席培训,全体职能部门负责人、三院区临床医技科室二线医生参加培训。培训由急诊医学中心副主任王军宇作题为《中暑及热射病》的报告。

图片11.jpg

图片12.jpg


中暑小科普

近期,全国各地纷纷进入“炙烤”模式。北京高温橙色预警持续发布。高温天气对人体健康会产生哪些不利影响呢?如何在高温天气里有效避暑?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急诊医学中心抢救室副主任医师周海江接受北京新闻广播记者采访。

长期暴露在高温高湿环境下的人群极易中暑,严重可发展成热射病。热射病可理解为严重的中暑,对于人体而言,从先兆中暑、中暑到重症中暑,是一个联系发展的过程。如果中暑没有被及时发现并处理,就可能引发致命的热射病。

普通中暑可能出现意识障碍、发热、恶心呕吐、晕倒等等,热射病往往会伴有多器官的功能障碍,患者会出现持续高热。

最近的高温日只是酷夏的“前奏”,每年7、8月份,潮湿闷热的天气会大大增加中暑的风险,有慢性基础病的老年人、婴幼儿、户外工作者等是中暑的高危人群。

老年人,尤其是失能患者,比如脑血管病后遗症,或者是年龄大营养不良的老年人更容易中暑。因为老年人体温调节能力不像年轻人敏感,一旦在温度过高且空气不流通的屋内时间较长,就容易发生中暑。此外,塔吊操作人员、外卖小哥等也属于高危人群。

高危人群如何预防中暑等高温带来的身体损伤呢?

高温预警时,户外工作人员可以适当调整工作时间,早晚干活中午休息,避开高温时段,尽量别在暴晒的环境中工作太长时间,注意补水、多喝水,也可以采取物理降温,比如戴湿毛巾、戴草帽、穿防晒服,有条件的可以带点冰块等。


宣传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