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精彩专题 >>医疗合作 >>援藏

大众版

援藏

朝阳医院援藏抗疫医疗队员凯旋

字号: + -

2022年11月10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以下简称朝阳医院)的4名临床医生——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詹曦、外科ICU副主任医师郑悦、急诊科副主任医师武军元、心内科副主任医师谢博洽圆满完成了为期77天的拉萨抗疫任务及7天集中隔离观察,回到医院。党委书记、理事长张金保,党委副书记、院长徐建立,党委常委、副院长刘力戈,医务处副处长马雪及相关科室主任早早来到了医院门口迎接。

2022年8月15日晚上六点,医务处接到市卫健委支援西藏拉萨抗疫的通知,迅速组队,仅用了五十分钟就将四名队员集结完毕,并连夜准备物资。8月17日凌晨,4位专家携带了27箱抗疫物资,同紧急组建的北京援藏抗疫医疗队从北京出发来到拉萨,支援新冠疫情防控及救治工作。到拉萨后,队员们来不及休息,火速投入到紧张的培训中。8月19日队员们立即进入拉萨方舱医院,直接参与新冠患者的救治和病情评估工作。

拉萨海拔3700米,除詹曦外,医疗小组的其他成员均为第一次进藏。落地后,队员们出现了不同程度的缺氧,但是疫情就是命令,队员们顾不上因缺氧给身体带来的不适,安顿好行装,仅仅24小时就投入到紧张的工作中。队员们戴着N95口罩搬运物资,指脉氧不到80%,除了参加疫情防控的常规工作外,四位队员还承担了全队的医疗保障任务。在抵藏当晚,有队员出现不适症状时,队员们不顾自身疲劳,拿着指脉氧监测仪和血压计逐一查看,发放药物。

方舱医院的工作紧张而充实。进舱后,四名临床专家迅速了解、熟悉情况,在短短5天内,就将入舱后的评估流程修改为简明实用的版本,制定了《朝阳修改版拉萨市方舱医院COVID-19患者诊疗实施方案》以及《高危患者筛查指标》,并在方舱的工作中顺利实施,极大提高了工作效率,使得高危患者能够被迅速识别出来,减少了不必要的抽血,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量,减少了舱内院感的机率,节约了医疗资源;同时,朝阳医院的临床专家设计了《朝阳版简化结构式首次病程记录》,并整合至电子病历系统,投入使用后使得一线医务人员的繁复文书工作大大减轻。简化流程及结构式首程的设计实施,受到了方舱本地工作人员的一致好评。进舱77天,朝阳医院四名专家共计舱内巡诊3000人次,会诊1600人次,筛查出具有高危因素的患者2100名。戴着N95口罩、穿着防护服在舱内走动查房,加重了高原缺氧的不适,但队员们不喊苦累,并做到了全程零感染,素质过硬。

image1.jpg

詹曦进舱查房


 0image2.jpg

郑悦进舱查房


image3.jpg 
武军元进舱查房


 0image4.jpg

谢博洽进舱查房

后期,朝阳医院医疗队所在方舱内不再单纯收治无症状感染者,而改为亚定点医院收治普通型患者;同时由于地处高原,本地患者合并症多,基础疾病控制差,导致舱内患者情况复杂。队员们根据形势,在舱内划定了抢救区域,完备了抢救药品、仪器的配置,并制定了《危重患者评估流程及抢救规范》。同时,开展了针对方舱一线医生的专业培训,朝阳医院临床专家轮流授课,以线上会议的形式组织专业学习,受到了本地医护的一致好评,每次线上会都全员参与,讨论热烈,学习氛围浓厚。高原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于既往经验提出了挑战,不停学习探索方为制胜法宝。

紧张的工作节奏和艰苦的高原缺氧环境挑战着队员们的身体健康,詹曦出现了一次哮喘急性发作而紧急就医,武军元一直在忍受着肾结石和牙痛的困扰,郑悦在高原干燥的环境下出现了严重的湿疹和皮肤皲裂,谢博洽则出现了消化道不适,胃食道反流明显。由于物资紧缺,餐食、饮用水供应较差,四位队员均出现了体重减轻。拉萨入冬后,缺氧带来的不适更加明显。

朝阳医院党委和各级领导、同事一直记挂着队员们的情况,每天问候,把队员们的健康放在心上。由于拉萨物资匮乏,院领导委托医务处、党办、物资科、药事部的同志们迅速调配物资两次并联系物流送往拉萨。国庆节前夕,院领导组织了一次线上慰问,与远在拉萨的四名队员视频连线,将关切及问候传达到了高原抗疫的朝阳医者。

有了抗疫的决心,有了后方院领导的关怀,四名专家用饱满的热情在高原工作着,看到方舱里的人一波波出舱,看着隔离点和社会面阳性数在减少,队员们欣慰地笑了。抗疫结束返京,院领导们用鲜花迎接在拉萨战斗了77天的队员们。经过短期休整,队员们很快就要返回自己的工作岗位了。西藏战疫是一段珍贵的经历,而鼓舞队员们坚持完成任务的奋斗精神,必将一直照亮他们的行医之路。

image5.jpg

离藏前送行仪式,北京援藏指挥部王明哲书记与我院队员合影


image6.jpg

院领导与队员们合影


呼吸与危重症科  詹曦 医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