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医院新闻

新闻中心

医院新闻

朝阳防汛救援小分队工作纪实

发布时间:2023-08-07 浏览次数:
字号: + -

8月4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以下简称朝阳医院)防汛救援小分队来到门头沟妙峰山民族学校临时安置点支援的第二天。经过一夜不眠不休的工程抢险,临时安置点已暂时恢复供水供电。

一大早,应急救援队像往常一样投入到安全救治工作中。七点钟不到,受伤的灾区群众便陆陆续续过来医疗点进行伤口包扎及换药。骨科副主任医师尹博耐心为受伤灾区群众一一检查伤口情况,遇到医疗点处理不了的情况,尹博会在做好基础处理后,告知伤者注意事项及可处理外伤的医院地点及路线,为灾区群众后续就医做好指导工作。

与此同时,救援队队长、急诊医学科副主任医师杨军也开始临时安置点灾区群众健康巡视工作,在巡视过程中发现,经过当地镇政府对灾区群众临时住所的重新优化整合,二年级1班教室收留的,为人均年龄70岁以上的老年女性,这部分受灾群众中,有相当大一部分依旧与家属处于失联状态中,自身健康情况较差。在问诊过程中,老人既说不清自己既往有什么病,又说不清自己平时吃什么药,在检查条件有限的情况下,无疑加大了健康监测难度。但杨军凭着扎实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经过细致且快速的诊断,很快识别出有一位受灾老奶奶心衰,碍于临时安置点救治条件有限,杨军为患者进行给药处理后,立即联系当地卫生院冯院长,安排专车为患者进行转运,于第一时间识别并救治危重受灾群众。

image1.jpg

下午四点半,接到镇政府工作人员紧急通知,需要协助部分受灾群众进行转移,杨军立即带领应急队员积极响应。对行动方便的受灾群众进行有序疏导,对行动不便的受灾群众,首先进行身体检查,确保身体条件可以的前提下,亲自上阵,带领队员实行专业的医疗转运固定技术,妥善固定在转运工具上,一层一层将行动不便的群众由楼上抬至操场转运车。两个小时紧张忙碌的工作下来,共计安全转运受灾群众近100人。民族学校临时安置点的校长对应急救援队赞不绝口,激动地拉着杨军的手说:“要是没有救援队真是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临时安置点的灾民志愿者在辛苦重建自己的家园,临时安置点的救援队员在积极地救死扶伤。同样敬佑生命,同样大爱无疆。全体防汛救援队员愿尽己所能,全力以赴做好受灾群众的安全救治工作,保护人民群众的健康安全。

0image2.jpg

image3.jpg

0image4.jpg

0image5.jpg

0image6.jpg

image7.jpg


急诊科 防汛支援队员 张蓬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