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医院新闻

新闻中心

医院新闻

医院派出医疗队参与防汛救援工作

发布时间:2023-08-04 浏览次数:
字号: + -

8月2日下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以下简称朝阳医院)接到通知,需要2名医生2名护士出发参加防汛救援工作。医院党委高度重视,党委书记张金保同志表示院党委是医疗队员的坚强后盾,叮嘱各部门全力做好医疗队后勤保障。党委常委、副院长刘力戈带领医务处,着手挑选队员、筹备药品和物资,第一时间完成了人员抽调、物资淮备、车辆调派等各项工作,做好随时出发的准备。

受到台风“杜苏芮”的影响,近日来北京及周边地区出现连续性的大范国降雨,从而导致发生了较为严重的地质灾害,其中门头沟区妙峰山镇附近乡村受灾情况尤为严重,道路被冲毀,乡村断电失联。

image1.jpeg

被抽调的四名医护骨干,由来自急诊医学科的副主任医师杨军担任队长,骨科副主任医师尹博、急诊医学科护士张篷悦、骨科护士陈思为队员。作为市级应急队的成员,他们在应急救治、灾难医学救援等领域具有丰富经验。在全院各级领导与部门的支持下,医疗队不到12小时完成从组建到出发。医疗队员秉持“招必来、来必战、战必胜的决心,表示坚决落实中心党委及院党委关于防讯救灾的指示,保证高质量完成任务。

8月3日早上6:30,朝阳医院医疗队成员乘车赶赴妙峰山镇集结点,公路两侧还可见洪水流过后的痕迹,以及山体滑坡后残留的巨大山石,所有队员在受到极大触动的同时,坚定了圆满完成任务的决心。医疗队7:30抵达集结地点,7: 45 正式接管驻点临时安置点的医疗工作,比预定时间提前两个小时。

杨军是北京灾难医学救援协会理事,具有丰富的救援工作经验,在车上已向队员讲述了有关注意事项。到达现场的第一件事是搭建朝阳医院医疗队医疗室,并组织队员对临时安置点的灾民基本健康状况进行了摸底,排查潜在健康风险人群,同时也让安置点的灾民知道医疗队就在他们身边。当朝阳医院院旗出现在临时安置点大厅的时候,医疗队员从灾民们的神态中能够清楚感受到的他们的安心与放心。

这场暴雨打破了当地人民群众原本平静的生活,村内断水断电断路断网,与外界通讯失联,村中受困者多为行动不便的老弱病残。解放军战士和众多的志愿者竭尽全力,将受困人员救援转移到临时安置点。临时安置点旁的井成了唯一的供水源,临时拉来的柴油发电车成为了唯一的供电源,中国联通和移动的信号车就停在临时安置点的操场上。

暴雨一直在下,水位一直在涨,村里的老人说,活了这么大岁数,从没见过这么大的雨。各个村子在暴雨期间都自发组织了救援小队,组织年富力强的村民负责协助本村的灾民进行转移。但转移过程中难免磕磕碰碰,有的人被磕掉了脚趾甲,有的人连片的皮损伴被积水浸泡后的创面感染,有的人帮大家运送物资时磕破了头、扭伤了腰。尹博非常耐心地为受灾群众一一进行处理,遇到感染比较严重的受灾群众,在临时安置点当前医疗条件无法满足救治的情况下,尹博记下患者名字并留下联系方式,积极联系当地卫生系统人员,商讨患者的下一步救治方案。

image2.jpeg

image3.jpeg

image4.jpeg

8月3日20时,朝阳医院驻妙峰山民族学校临时安置点应急医疗队共排查临时安置点受灾群众的健康情況 200 余例;接诊各类伤患 41 人次,处理各类伤口 8人次,完成转诊生病的工作人员 1人次,完成了第一天的医疗服务工作。尽管面临较多的困难,但医疗队全体队员精神饱满斗志昂扬,一定圆满完成此次保障任务。


急诊医学科 杨军 医务处 马雪 梁晓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