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8日,为提升临床研究质量,助力首发项目申报,北京朝阳医院循证医学中心联合科研处,在医院本部报告厅成功举办临床研究方法学培训会。此次培训吸引了院内院外近200名医务人员参加,大家认真记录培训要点,积极参与互动交流,会场学习氛围热烈。培训会由朝阳医院循证医学中心主任梁立荣主持。

培训活动现场
培训会上,朝阳医院副院长杨旗视频致辞并指出,在医学科技创新快速发展的今天,规范的研究方法学是高质量临床研究的基石。掌握科学的研究方法,既是医务人员提升科研能力的必经之路,也是推动医学进步、服务患者健康的重要保障。杨旗强调,朝阳医院作为连续三次获批北京市临床研究质量促进中心的单位,承担着推动首都临床研究规范化发展的重要职责,要以更高标准、更宽视野,在临床研究领域发挥引领示范作用。他希望学员们充分利用此次培训机会,提升研究设计能力,并预祝大家在首发项目申报中取得优异成绩。

杨旗副院长视频致辞
培训活动上午场邀请了多位业内专家授课:解放军总医院老年医学研究所何耀教授凭借丰富的临床研究经验,结合具体临床案例,深入剖析如何将临床实际问题精准转化为科学问题;朝阳医院石景山院区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主持工作)罗祖金以HAPPEN研究为典型范例,全方位解读高质量多中心随机对照临床试验设计与实施过程中的核心要点及深度思考;北京大学临床研究所研究员解武祥详细对比了人工智能筛查和辅助诊断模型与传统模型的差异,基于自身多年研究积淀,提出开展高质量AI+临床研究的切实可行建议;国家儿童医学中心、北京儿童医院临床流行病与循证医学中心主任彭晓霞围绕高质量研究设计与实施,给出专业指导意见,着重强调质量控制在临床研究中的重要性;朝阳医院循证医学中心主任梁立荣聚焦医务人员在研究方案设计与撰写过程中的痛点难点,分享结构化思维模式,并重点介绍中心自主研发的临床研究方案设计与撰写辅助工具,为科研工作提供创新思路与实用方法。

专家授课
下午场由朝阳医院循证医学中心副主任杨苏乔开启授课,她从顶层设计视角系统讲授构建标准化科研范式在提升临床研究质量中的重要性与实践路径;国家心血管病中心医学统计部副主任王杨围绕临床试验设计与分析阶段的统计学考虑,结合典型案例与前沿理论,深入解析统计学方法在样本量估算和结果分析解读中的关键作用与应用策略;循证医学中心青年骨干李嘉琛以生物标记物的临床应用为切入点,系统讲授其研究设计和统计分析的技术路径;助理研究员冯琳围绕干预性研究,以随机对照临床试验为例,从研究设计要素、方案规范撰写及常见问题等方面展开全面剖析。培训会现场还设置了抽奖赠书环节,5名参训人员获得了由循证医学中心方法学团队编著的《常用临床研究方案设计与标书撰写技巧》。该书深度凝结团队多年临床研究实践经验与学术积淀,可为医务人员提供高效、科学的临床研究方法学指导。培训最后,梁立荣组织现场讨论与答疑,并对本次培训进行全面总结。

团队自主研发临床研究方案设计与撰写平台及出版的配套专著
此次培训会策划精心、内容丰富,专家们将方法学理论与实践经验相结合,为提升首发项目等科研项目申报质量提供了有力支撑。参会人员普遍反映培训针对性强、指导性高,对规范研究设计、提高申报成功率提供了重要帮助。朝阳医院循证医学中心将继续发挥北京市临床研究质量促进中心的专业优势,定期开展方法学系列培训,为医务人员搭建学习交流平台,助力医院临床研究水平持续提升。

培训学员合影
循证医学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