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党建工作 >>党政园地 >>工作动态

工作动态

逢山开道、遇水架桥——朝阳医院核酸采样继续进行

发布时间:2020-06-29 浏览次数:
字号: + -

6月28日中午12:30,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党委副书记、常务副院长张宏家带领医务人员一行50人紧急赶往北京市昌平区回龙观街道二拨子村为市民进行核酸采样,共采集标本4570人份。

医务人员到达采样地点后,立即与社区工作人员对接后,发现需要设置两个采样点。一个采样点为一个小区的居民采样,另一个则为二拨子村村民采样。张宏家现场指挥人员兵分两路,一组由医务处潘京浩带队,一组由门办路璐带队,感染办主任刘冰从院感防控角度规划工作流程。大家分工协作,开始选择场地、进行区域划分、有序布置环境、培训当地志愿者。

采样工作开始后,两组人员遇到了共同的困难。社区选派的志愿者普遍年龄偏大,对手机等通信设备掌握不熟练,小区居民和当地村民年龄大、文化程度低,甚至有不少人没有智能手机,造成受检者在手机录入个人信息环节进展缓慢,严重制约了采样效率。

在此情况下,张宏家马上指挥改进流程,将信息采集环节前置。医院信息中心三名工作人员、院办干事殷鹏宇首当其冲,带领当地志愿者逐一帮助村民通过手机小程序录入个人信息,就这样,大家拧成一股绳,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有效保障了核酸采样工作的顺利进行。

工作过程中,对流程最熟悉的当属潘京浩和路璐两人。从他俩高效的工作节奏上,丝毫看不出两人已经连续多天工作至深夜的疲惫。为了外出核酸采样工作,他们经常一早在医院参加防疫工作小组例会,汇报、反馈前一天的采样情况、遇到的问题,为医院领导决策提供建设性意见。之后,在医务部、门办的领导下,就马不停蹄地协调、落实当天外出核酸采集人员、物资等各项繁琐工作。中午出发,下午到达采样点,又要协调、培训当地社区工作人员和志愿者,组织医务人员开展核酸采样工作,遇到问题随时协调解决。经常忙到深夜才回到医院,还常常要继续沟通第二天的外采任务。

而参加核酸采集的医务人员,自从加入这支医疗队的那天起,就过上了这样的生活:随时听候调遣,奔赴指定地点,全套防护下持续工作,直至全部工作完成。他们就是名副其实的“召之即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的白衣战士。

二拨子地区的核酸采样工作一直持续到晚上九点,队员们才完成任务踏上归途。

采样点是中风险地区,每一名工作人员都需要佩戴N95口罩、穿防护服和/或隔离衣。脱掉防护装备,脸上口罩的压痕和身上刷手服湿透的痕迹都挡不住队员们发自内心的笑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