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医院新闻

医院新闻

常营院区胸外科联合多学科协作 突破心脏术后食管癌手术禁区 —— 成功完成高难度达芬奇机器人辅助食管癌根治术

发布时间:2025-04-15 浏览次数:
字号: + -

  近日,北京朝阳医院常营院区胸外科团队成功完成一例达芬奇机器人辅助高难度食管癌根治术,患者术后恢复良好,顺利出院。这一病例的成功,不仅展现了医院在多学科协作(MDT)模式下的综合实力,更凸显了达芬奇手术机器人在复杂胸外科手术中的技术优势,同时也彰显了朝阳医院胸外科强大的综合实力。

病情复杂 多学科协作 精准制定方案

  2个月前,患者张先生因进食困难就诊于朝阳医院常营院区胸外科,通过胃镜检查确定食管中下段占位性病变,病理确诊食管鳞癌。在完善术前评估时发现多支冠脉重度狭窄,诊断患者为极高危冠心病患者,随时可能突发心梗。胸外科与心外科、心内科、肿瘤科、麻醉科立即启动 MDT 紧急会诊,决定分阶段治疗。先由心外科团队实施冠脉搭桥改善心肌血供,待心脏功能稳定后再处理食管癌。这一决策打破了“单科优先”的传统模式,为后续治疗奠定了关键基础。

心脏术后再迎挑战:多学科协作“二次攻坚”

微信图片_20250416090701.png

胸外科主任胡滨操作机器人

  冠脉搭桥术后2个月,张先生恢复良好,胸外科团队始终关注着患者食管癌的治疗窗口期。经MDT二次评估,患者需尽快接受根治性手术。面对患者心脏术后恢复期短、心肺功能脆弱、食管癌手术创伤大等多重风险。此时,常营院区胸外科的达芬奇机器人微创手术平台成为破局关键。胸外科主任胡滨、副主任苗劲柏带领全科医师经过全科讨论、慎重评估,认为机器人手术的三维视野清晰,机械臂的灵活操作可在狭小纵隔空间完成高难度游离,结合胸腹腔镜联合入路,与常规微创相比,更能减少手术创伤。这一方案得到心外科、麻醉科、重症医学科的一致认可,形成“心脏功能维护 - 机器人精准切除 - 全周期加速康复”的一体化诊疗路径。

达芬奇机器人显优势 手术精准高效

  手术由胡滨主任、苗劲柏副主任及胸外科医师赵彦主刀,原副院长、胸外科主任侯生才教授也亲临指导。借助达芬奇手术机器人,术中三维高清视野将血管、神经清晰放大10倍以上,机械臂540度灵活旋转突破人手操作极限,精准避开重要脏器。手术在机器人辅助下顺利完成。

围手术期全程护航 筑牢生命防线

2.jpg

手术中

  为保障患者安全,各学科团队围手术期展开“精准协作”。麻醉科医师齐一莎全程护航,针对患者冠脉搭桥术后特点,采用个体化麻醉方案,实时监测血流动力学,确保循环稳定。术后监护团队制定“阶梯式脱机计划”和“目标导向液体管理”,结合早期肠内营养支持,有效预防肺部感染等并发症。胸外科医护协作,术前术后疼痛管理、呼吸训练和营养干预,使患者顺利恢复,术后1周即达到出院标准。

3.jpg

患者术后

4.jpg

胸外科团队与患者合影

朝阳胸外:以技术为笔 书写生命新篇章

  从“进食哽噎”到“双重重疾”,从“心脏搭桥”到“机器人食管癌根治”,张先生的救治历程是朝阳医院胸外科“早期排查-精准诊断-多学科攻坚”的缩影。科室始终相信,每一次对技术禁区的突破,都是对“健康所系,性命相托”的践行——以达芬奇机器人的“精准之眼”、多学科协作的“智慧之力”、全周期管理的“人文之心”,为每一位患者筑牢生命的“胸腔防线”。

  未来,朝阳医院胸外科在全院的支持下将继续深化“微创技术+多学科协作”模式,推动精准治疗迈向更高水平,为患者提供更优质、更高效的医疗服务。

胸外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