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党建工作 >>党政园地 >>主题教育活动

主题教育活动

常态化政治业务培训第十七课

发布时间:2019-10-10 浏览次数:
字号: + -

10月9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以下简称北京朝阳医院)在门诊楼十层报告厅开展《业务培训促进发展 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实践行动的第一课,也是医院常态化政治业务培训的第十七课。培训邀请到首都医科大学心理系教授、心理教研室主任杨凤池作《医患沟通的心理学技巧》的业务培训。院领导班子、党委委员以及本部、西院、怀柔医院中层干部、党支部书记(委员)、入党积极分子、医院青年人才、党员代表参加培训。副院长李晓北主持培训。

YXSL2613.JPG

杨凤池结合一个个生动鲜活的案例,从医患交往的形式与水平、医患双方的心理状态、医患交往的问题及沟通技巧三个方面,全面解读了在医患沟通中的心理学现象、规律与技巧。

YXSL2619.JPG

杨凤池从医患关系的定义讲起,阐述了从心理学角度看,在医患交往中,存在语言交往和非语言交往两种形式。其中,包括面部表情、身体姿势、眼神与手势在内的非语言交往比语言交往更为重要。同时,存在技术水平和非技术水平两种水平的医患交往。虽然通过专业的医学知识对患者进行诊疗这个技术水平很重要,但是,医生态度、医疗作风、医德表现以及相互间悦纳程度等非技术水平也至关重要,后者直接影响着医患关系,甚至疗效。杨凤池深刻剖析了患者就医时可能存在的各种负面心理状态以及他们的心理需求,同时,也分析了医生在诊疗中的可能出现的负面心理状态。他例举了患方和医方在医患交往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对症下药”给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金科玉律”,即:倾听、接受、肯定、共情、语言沟通技巧和非语言沟通技巧。他提出,医疗从业者首先应当具备倾听能力,能够做到耐心、专心和关心地倾听病人的叙述,并能够做出反应;应当做到“接受”,能够无条件地接受病人,不能有任何拒绝、厌恶、嫌弃和不耐烦的表现;应当做到“肯定”,能够肯定病人感受的真实性,不可妄加否定、不可与病人争论;“共情”,即站在患者及患者家属的角度思考问题,充分理解患者的情感。此外还有非言语的沟通技巧,医疗从业者应当有能力通过自己的外在表现传递安全、支持、鼓励、温暖等信息。同时,给出了医生自我心理减压小贴士,即:倾诉、宣泄、放松训练、放慢节奏、改变认知、退一步海阔天空、获得社会支持和寻求专业帮助等。

YXSL2635.JPG

最后,杨凤池总结概括此次培训的内容。沟通是门艺术。它将使医方得到心灵的舒解,使患方得到安宁与满足。他希望与会者运用这些心理学技巧,取得良好的医患沟通效果,为患者提供优质的医疗服务,提高患者就医的获得感。

图片4.jpg

此次培训聚焦“医患沟通”,贴合北京朝阳医院医疗工作需求,同时也有助于提高北京朝阳医院全体职工工作的专业水平,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服务。杨凤池的讲授案例详实,分析深刻、鞭辟入里,台风生动活泼,引来与会者一次次欢笑。与会者纷纷表示,杨凤池教授的授课深入浅出、思路清晰。通过他的讲解,大家对日常工作中经常遇到的患者表现所隐含的患者心理状态,以及其背后蕴含的心理学意义,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通过这些心理学层面的解读,使得医务人员增强了对患者悲悯、包容之情,也提高了“听琴音知雅意”的沟通能力,并启发、指导与会者在今后工作中,在提高专业知识素养的同时,提升自己和医患交往的水平,做到态度亲和、作风端正,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微信图片_20191010135026.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