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党建工作 >>青年园地

青年园地

学生团员积极参与“学雷锋青年志愿服务活动月”活动

发布时间:2025-03-25 浏览次数:
字号: + -

2025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团委的统筹部署下,教育团总支部开展“学雷锋青年志愿服务月”主题活动。此次活动响应新时代雷锋精神的号召,以“践行雷锋精神,彰显医者担当”为主题,旨在引导广大团员青年积极参与各项志愿服务,让学雷锋融入日常、化作经常,在服务中践行初心使命,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3月5日“学雷锋”启动仪式后,教育团总支部积极响应院团委号召,组织20余名医学生党员、团员,在医院离退休办公室及体检中心开展为期两周的 “老少携手 情满朝阳”助老体检志愿服务活动。来自不同培养阶段和专业背景的学生志愿者,贴心地为前来的离退休职工登记信息,协助医护人员测量血压、血糖等基础指标,耐心解答关于体检项目的疑问,赢得了退休职工的充分肯定和赞许。活动的实施既弘扬了志愿服务精神,也让退休职工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

null

此外,在院团委的统筹安排下,教育团总支部组织20余名医学生志愿者,在医院常营院区门诊开展导医服务。志愿者们身着统一标识马甲,分小组驻守门诊各重点区域,包括门诊大厅、自助服务机、候诊区等区域开展服务。他们耐心解答患者及家属的咨询,协助操作自助服务机,引导分流就诊人群,维护现场秩序。针对单独就诊的老年患者及特殊群体,志愿者们“一对一”全程陪诊,协助完成电子设备操作、检查报告打印等事项,并耐心解答健康管理相关问题,获得患者一致好评。

3月20日,北京朝阳医院团委承接全国卫生健康行业青年志愿服务联盟年会现场观摩交流活动。志愿者们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细致专业的服务水平,为提升患者就医体验贡献了一份青年力量,获得了前来参观同行的充分认可,展现出朝医青年昂扬向上的精神风貌。

null

null

此次“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聚焦育人导向,聚焦基层需求,是学院常态化开展志愿服务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组织动员医学生参加志愿服务,不断引导其在实践中提升职业素养,强化责任意识,以实际行动诠释新时代雷锋精神的内涵。未来,教育团总支将在院团委带领下,进一步发挥对医学生的教育引领作用,持续推动学雷锋活动和青年志愿者行动深入开展,引导更多医学生投身志愿服务和公益实践,为构建和谐医患关系、推动医院高质量发展贡献青春力量。

院团委、教育团总支部

志愿者感想

又是一年雷锋月,我参与了为离退休干部提供体检后健康知识宣教和材料分发的志愿服务。在与前辈们的交流中,他们的笑容让我感受到温暖与鼓励,也让我更加理解了奉献的意义。这次活动让我深刻体会到,雷锋精神不仅体现在大事中,更蕴含在平日的细节里。

——2024级外科学研究生 苏京

在学雷锋月里,我参与了帮助离退休职工体检的志愿活动,本以为只是简单的协助,却没想到这次经历如同一束光,照亮了我内心的善良与担当。学雷锋不只是一句口号,而是实实在在的行动。这些离退休职工曾经为社会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如今他们渐渐老去,需要我们的关爱与帮助。我愿将雷锋精神融入日常生活,化作微小却持续的善意,温暖更多人。

——2024级外科学研究生 魏马明曦

在雷锋月的导医志愿服务中,我以“流程引导者”和“问题解决者”的身份,深度参与了患者就医的核心环节。从指引方向到操作自助机,从解答疑问到化解焦虑,每一次服务都让我对“医疗服务无小事”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导医工作如同精密齿轮中的润滑剂,看似琐碎却不可或缺。当我看到患者从焦虑到释然的表情变化,听到“谢谢,你帮了大忙”的真诚话语,真切感受到:在医疗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人与人之间的温度依然是最珍贵的良药。未来,我将继续以“小事不小”的态度,在平凡的岗位上传递温暖。

——2024级外科学研究生 李仁杰

很高兴有机会作为一名志愿者参与到雷锋月助老体检志愿活动和导医志愿活动中,志愿者的工作比想象中需要更多的耐心,助老体检时,不少老人因为看不清题目,填写问卷的过程中会遇到困难;志愿导医时,不少重复的问题都需要一遍一遍的解答。为他们提供帮助的同时,我也领悟到了雷锋精神从不是纪念碑上的金字,而是无数双手传递温暖的接力,是年轻心灵对生命最温柔的致敬。在今后的日常生活与工作中,我将践行雷锋精神,为医患关系的和谐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2020级临床医学长学制班 唐欣蕊

作为朝阳医院博士研究生,白衣里揣着实验进程与志愿岗排班两份时间表,在实验室与门诊大厅间穿梭。在显微镜与自助挂号机间,我体会到医学温度不仅在微观蛋白结构,更在门诊导医台的温暖对话中。自助服务区常上演相似场景:老人因子女不在身边,面对机器慌乱;年轻父母抱着幼儿操作挂号界面,务工人员因方言踌躇,视障患者摸索按键。我们不仅是操作指导者,更是情感缓冲带,用通俗语言转化电子流程,给予温暖体验。志愿服务中,沟通技巧与科研思维相互转化,成为医学传承的重要部分,雷锋精神也有了更加具象的体现。在这个人工智能快速发展的时代,我们更需要这种有温度的医学连接,它是雷锋精神的回响,也是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的生命纽带。

——2024级外科学(骨外)博士 许业秋

教育团总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