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党建工作 >>党政园地 >>党员风采

党员风采

【最美逆行者】“疫”不容辞 勇担重任——记北京朝阳医院徐爱民

发布时间:2020-03-11 浏览次数:
字号: + -

2020年的春节注定是一个不平凡的春节。人们本应阖家团圆,走亲访友,但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让我们的春节失去了年味。全国人民都要自觉居家隔离,全国人民都在为武汉祈福。疫情汹涌突然,让人猝不及防,数以万计的医务人员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驰援武汉。北京朝阳医院西院体检中心副主任徐爱民,身为一名共产党员,科室负责人,凭借多年的职业素养和非典时期的战斗经验,他敏锐地听到上阵的军号已经吹响。

春节假期未过,徐爱民就向医院党委递交了请战书,表示自己随时可以去支援武汉。1月30日,院领导交给他一个艰巨的任务——火速参与组织筹建北京市石景山区新冠肺炎定点医院。

此次任务对徐爱民来说是一个全新的、跨工作领域的挑战。面对非常时期的非常任务,他坚定信念,向党组织保证,在区委、区政府、区卫健委的坚强领导下,一定全力以赴,圆满完成任务!

一切来得那么突然,他抓紧采购物品,收拾行囊;一切又都那么的自然而理所应当,他平静地与家里老人、妻子、孩子告别,向他们交代些注意事项。他与家人都知道,此行的目的地将是没有硝烟的战场,带着对家人的不舍,他坚定地踏上征程。

小爱大爱面前取大爱。在疫情面前,有许许多多的勇士,不顾自身安危,无怨无悔地坚守在一线。国难当头,他们放下了心中的思念,放下了身上的疲惫,放下自己的小家,奔赴抗击疫情的第一线。

徐爱民由一名医生,转身成为了一名院长,他肩上的责任更重了。他需要在短短几天的时间里筹建出一个全新的石景山区新冠肺炎定点医院,收治确诊和疑似患者。

02 徐爱民从家出发去筹建医院.jpg

然而,到了改造现场,徐爱民才发现,他要面对的问题和困难远比自己想像的要多得多,一切都要从零开始。他需要在短短几天内配套完成好传染病房的三区两通道设置。

徐爱民亲自带领工作人员从搬桌子、移病床、打扫卫生、安装仪器设备干起,忙得经常忘记什么时候吃饭,晚上几点休息。只要想到明天的任务会更加艰巨,他就觉得时不我待。他每天晚上都要和现场施工人员总结,发现不完善的地方,第二天尽快处理,每天都把第二天的工作计划制定好,然后,布置实施。这个过程中有许多意外、困难和故事。

新冠肺炎患者普遍需要氧疗。细心的徐爱民发现氧气供给是个迫在眉睫的大问题。原来这个医院中心氧气站设立在一楼的楼梯隔断间底下,采用的是四个氧气瓶串联的供氧方式,即使只有十个患者间断吸氧,也需要每天更换两次氧气瓶。以前都是靠人工巡视发现氧气瓶压力不够再更换氧气瓶。现在改为收治新冠肺炎患者的隔离病房后,一楼已成为污染区,不再适合工作人员经常巡视。病房改造后,为了消防安全,氧气瓶也不能过多储备,原先的工作流程和方式都不适用了,这可怎么办?

一道难题摆在徐爱民面前。但麻烦的是这里的施工人员对氧气站的设备不了解,了解这个设备使用的工人李师傅人又在大兴农村,当时又值春节假期,患者的吸氧问题如何解决?一切都是未知数……徐爱民紧急和负责安装的师傅沟通,最后一致决定:“都是为了抗疫,没有条件创造条件也要上!”两个小时后,李师傅自带设备来到了石景山区定点医院,通过增加四个氧气瓶作为备用供氧的方式初步解决了氧气供应不足的问题,可以满足二十多位患者同时吸氧。

但氧气压力不够时,如何及时报警提示的问题又摆在了徐爱民的面前,尤其是在使用无创呼吸机时如果突然断氧,后果将不堪设想。徐爱民和李师傅研究起了中心供氧站的电子阀门,最后决定在电子阀门处安装上了一个传感器,通过穿楼打洞将压力报警器安装到了病区护士站,氧气的持续供应问题,氧气不够时的压力报警问题在氧站改造的第三天全部解决了!

徐爱民悬着的一颗心刚刚放下了一些,又一个紧迫的问题摆在了他面前,新病区需要化验室,可是这里原先只是普通病房,选址需要面对许多难题,例如需要保证通风,需要有上下水,需要电源……首先选址问题确定后,设备功率多大﹑设备尺寸多大﹑设备多重,这些来自施工人员的一连串问题再次让临床医生出身的徐爱民一时间难以解决。他赶紧请教有改造医院实验室经验的人员来协助解决。这时,来自首钢医院的检验员赵炎又提出了一个棘手问题,下水道太窄,下水不畅,生化仪没有过滤水无法使用!而这时距上级要求医院接收患者的时间只剩两天了。

时间紧迫!等不及施工人员了!徐爱民和赵炎一起决定借工具自己动手改造下水道。他们不怕脏和累,等施工人员过来的时候,他们已经做好了下水道的出口,等过滤机送到时,他们也是直接上手,配合厂家安装人员接好设备,生化仪的上下水问题都得到了解决。

徐爱民带领大家在短短的六天时间内设立了三个病区,一个全新的化验室、一套移动DR设备。同时配备完善了远程网络传输系统,放射科的拍片图像可以直接传到上级医院,相关病历资料也可以通过远程网络系统输入专家库,可以随时请专家会诊,保证了定点医院的医疗护理质量安全。

定点医院的设施建设完成了,徐爱民又迎来一个“新课题”——新环境、新医院、新病区、新人员。所有医、护、技人员均是从区里7家医院抽调来的精兵强将,每个人有自己的工作方式、工作习惯、性格特点,需要把这些人团结起来,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发挥他们每个人的强项、优势,聚小力汇成一股强大的“抗疫”力量。

徐爱民利用上班、下班,生活时间仔细观察,逐渐了解每个人的优势和特点,集中发挥优势,人尽其才,各司其职,使大家在各自岗位达到协调统一。在徐爱民的带领下,大家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彼此认同,彼此团结,通力合作,积极向上,工作起来丝毫没有怨言。

在新医院,面对人员不足尤其是缺乏保洁人员的问题,医疗垃圾回收成为一个大问题。这时,身为院感护士,同时又是两个孩子妈妈的周松主动请缨,对涉疫废物处理严格设计出一整套流程和操作规范,圆满完成任务……

医护人员到位后,徐爱民立即带领大家投入到了紧张的前期培训中。新版治疗指南、规章制度、操作流程等学习,加强实践工作加强医务人员自身的安全防护,严格穿脱隔离衣、院内感染控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最新诊疗常规等培训。以及加强消防预警,明确安全标识及安全通道。经过前期紧张的4天密集培训、强化训练、学习新版指南,“恶补”新冠病毒肺炎最新诊疗方案。全体医护人员进行了考核,合格率100%。

03 徐爱民与大家一起练习防护.jpg

05充满自信的抗议队伍.jpg

在大家的努力下,2月7日下午15时开始收治新冠确诊患者。这一天,徐爱民一直忙到深夜。2月8日一早,徐爱民又精神百倍地带领大家投入了紧张的查房、病例讨论、请中医专家会诊的工作中。在这第一批收治的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中,有一对年轻夫妻,对新环境产生了莫名的恐惧感,对是否能和爱人安排在一个病房,生活用品是否齐全等等都产生了不安。徐爱民和同事们做了大量细致入微的工作,后来这对年轻夫妻出院时给徐爱民和医护人员写下了情深意切的感谢信。

04徐爱民与充满信心的患者.jpg

2月11日晚上22点,他突然接到石景山区卫健委电话,要求马上收治疑似患者,开放疑似病区。这意味着马上需要安排一套医护人员到疑似病区当班,准备接收患者。徐爱民从晚上23点进入病区,协调收治患者,一直到凌晨3点,稍事休息,凌晨6点又换上防护服到病区,对所有患者进行了查房、下达医嘱及处理意见。由于工作繁忙,以往的工作生物钟完全打乱,徐爱民常常中午要到13-14点才能吃上午饭,晚饭更是直接推迟到21点,休息睡眠时间更是压缩了不知道多少,这些对徐爱民来说已经是常态了。

一切付出终将迎来曙光!2月13日下午,石景山区一名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确诊患者在定点医院医护人员的精心医治下康复出院,这是石景山区第一例出院患者。

01 患者出院.jpg

01 患者出院02.jpg

徐爱民也有累的时候,也有疲倦的时候。“最可怕的敌人,就是没有坚强的信念!”所以他在心里始终有一个信念,“不断努力!在不同的战场上和驰援武汉的勇士们并肩作战!”

06在定点医院的徐爱民.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