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新闻
感染和临床微生物科新增“碳青霉烯酶酶型检测项目”
近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以下简称朝阳医院)感染和临床微生物科微生物实验室新增开展“碳青霉烯酶酶型检测”项目。该方法采用胶体金免疫层析法,用于鉴别患者对碳青霉烯类抗生素的耐药表型。
该项目单张卡条可覆盖KPC、NDM、IMP、VIM、OXA-48五种酶型,为临床提供了全面耐药酶型分析。项目检测时间为15分钟,大大缩短了传统耐药性检测所需的时间,加快了诊断速度,有助于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此项目的推出不仅能够有效指导临床医师针对患者的耐药情况,快速做出精准的诊断并选用合适的抗菌药物,从而显著提高治疗效果;同时,还有助于进一步加强医院对抗菌药物的科学管理,减少不必要的药物使用,延缓耐药性的产生与传播,保障患者用药安全。
此外,该项目还将在流行病学监测方面发挥重要作用,通过持续跟踪耐药菌株的流行趋势与传播动态,为公共卫生政策的制定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进一步推动耐药菌感染的预防与控制工作。
全球范围内,抗微生物药物耐药性(AMR)的挑战日益严峻。根据《柳叶刀》杂志发布的研究报告,2019年全球因耐药菌感染导致的死亡人数高达约127万,间接死亡人数更是达到约495万,这一数字远远超过了同期因艾滋病死亡的86万人。特别是耐碳青霉烯酶鲍曼不动杆菌(CRAB)和耐碳青霉烯类肺炎克雷伯菌(CRKP),它们是导致死亡的主要病原体,死亡人数在5万至10万之间。
中国细菌耐药监测网(CHINET)的数据显示,耐碳青霉烯类肠杆菌科细菌(CRE)、CRKP和CRAB的检出率近年来持续上升。截至2023年,肠杆菌目细菌对亚胺培南和美罗培南的耐药率分别达到了9.8%和9.5%,肺炎克雷伯菌的耐药率更是高达24.8%和26%,而鲍曼不动杆菌的耐药率更是达到了惊人的73.4%和73.7%。此外,耐碳青霉烯铜绿假单胞菌(CRPA)虽然检出率有所下降,但耐药率仍然较高,分别为21.9%和17.4%。在中国,碳青霉烯类耐药革兰阴性菌(CRO)的检出率在不同地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特别是在中东部和南方地区。
耐药细菌感染不仅加重了疾病本身的负担,还对患者的治疗选择和预后产生了负面影响。研究表明, CRO感染显著提高了患者院内死亡的风险。目前,临床上用于治疗CRO感染的药物选择非常有限,CRKP对多数药物的耐药率甚至超过了90%,这使得治疗变得极为困难。
CRO的耐药机制非常复杂,涉及多种酶型,并且这些酶型可能同时存在。KPC酶是主要的耐药酶型,而NDM酶也较为常见,后者能够使细菌对某些药物如头孢他啶-阿维巴坦产生耐药性。此外,研究发现部分产生KPC酶的菌株也对头孢他啶-阿维巴坦产生了耐药性,这进一步增加了治疗CRO感染的难度。面对CRO治疗药物的局限性,迫切需要研发新型抗菌药物,以丰富临床治疗的选项。
为了便于指导临床应用,我国专家依据WHO推荐的标准和流程制定的《碳青霉烯类耐药革兰阴性菌感染的诊断、治疗及防控指南》中要求,除了常规常用抗菌药物进行药敏的测定外,建议有条件的医疗机构对CRE分离株进行碳青霉烯酶的表型或基因型检测、推荐在临床用药选择有限时开展联合药敏试验。
总之,碳青霉烯酶酶型检测是应对耐药细菌感染的关键步骤,对于改善患者预后、控制耐药菌株传播和指导抗菌药物合理使用具有重要作用。在提高治疗成功率、减少不必要的药物使用、延缓耐药性发展、优化抗菌药物使用、降低医疗成本、改善患者预后、促进个性化医疗、加强感染控制等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感染和临床微生物科 宗鑫欣 刘振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