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13日,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以下简称朝阳医院)常营院区心内科完成一例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RT-D)植入手术,为一位长期受扩张型心肌病伴完全性左束支传导阻滞困扰的患者带来了新生的希望。这不仅标志着医院在心脏介入治疗技术上的又一突破,更为广大心力衰竭患者点亮了康复的灯塔。
病例概述
患者汤先生,64岁,多年以来深受左心室扩大及顽固性心力衰竭的折磨,生活质量急剧下降,生命随时面临威胁。在经过全面评估与细致准备后,朝阳医院常营院区心内科起搏电生理团队副主任医师王宇星决定为其实施CRT-D植入手术,旨在通过高科技医疗手段纠正心脏节律,恢复心脏功能。
术前ECG
术前心脏彩超
本次手术由朝阳医院心内科副主任张建军亲自指导,与王宇星紧密协作,利用较为先进的心脏介入技术,精准定位,将CRT-D装置植入患者体内。
图中左一为进修主治医师王成刚、左二为张建军、右一为王宇星
CRT-D(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是一种高级的心脏介入手术,主要用于治疗心力衰竭和某些类型的心律失常。该技术通过植入一种特殊的设备——心脏再同步治疗除颤器(Cardiac Resynchronization Therapy Defibrillator),来帮助心脏的各个腔室更加协调地工作,并具备除颤功能以应对可能发生的危险性心律失常。
手术亮点
首先,冠状静脉造影显示左室侧壁靶静脉分支开口处角度较大,先尝试PTCA导丝进入分支。
第二,PTCA钢丝顺利进入靶静脉,且成功锚定在血管远端。
第三,由于PTCA钢丝支撑力不够,左室四极电极无法顺利通过分支开口处,遂采用鞘中鞘技术加强支撑力,成功植入左室四极电极。
在CRT-D植入手术中,“鞘中鞘”(Sheath-in-sheath technique)是一种操作技巧,主要应用于血管穿刺和导管引入过程中。这一技术涉及到使用一套内外套管的导引系统,外鞘作为支撑和扩张血管的作用,内鞘则用于引导特定的导线或器械通过。具体到CRT-D左室导线的植入,该技巧可以帮助医生更精确、更安全地将左心室导线通过血管送达目标位置,通常这个位置是心脏的冠状静脉系统。
使用鞘中鞘技术的优势包括:
减少创伤:通过更精细的操作可以减小血管损伤和术后出血的风险。
提高准确性:有助于导线在复杂的心血管路径中准确到位。
增加手术灵活性:便于更换或调整导线方向,以及在必要时引入其他辅助器械。
提升安全性:减少对周围组织的挤压和损伤,降低并发症风险。
CRT-D手术最终影像
术后成效显著
手术过程顺利,患者术后恢复良好,心脏功能得到显著改善,胸闷、气促等心衰症状明显缓解。汤先生及其家人对治疗效果表示满意,并对朝阳医院团队表达了由衷的感谢。此次手术的成功,不仅让汤先生的生活质量得到大幅提升,更是对朝阳医院在复杂心脏疾病治疗能力的一次有力证明。
术前ECG
术后ECG
医疗技术与人文关怀并重
朝阳医院常营院区始终秉持“以患者为中心”的宗旨,致力于将国际较为先进的医疗技术与温暖的人文服务相结合,为每一位患者提供个性化的治疗方案。本次CRT-D手术的成功实施,不仅是医疗技术上的展示,更是医院全体医护人员对生命尊重与关爱的体现。
随着心血管疾病治疗技术的不断进步,朝阳医院常营院区将继续走在医疗创新的前沿,为更多心力衰竭及心律失常患者带来较为先进的治疗手段和生命的希望。医院将持续投入科研与教学,推动心脏介入治疗技术的普及与进步,让更多家庭感受到科技进步带来的健康福祉。
心内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