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6月8日17时30分许,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以下简称朝阳医院)常营院区急诊医学中心分诊台接到120急救电话,获悉即将接诊1名外院转诊来的病情危重的突发剧烈腹痛患者。分诊护士迅速响应,通知急诊外科医师张晔和抢救室医师袁伟做好接收准备,并向上级报告。
17时40分,患者被送达急诊。该患者为中年女性,突发剧烈腹痛1天,伴头晕、恶心,反复追问患者及家属病史,得知患者既往10余天前曾有高处坠落史,当时在河北省当地医院检查考虑腰椎骨折,自行居家卧床,今日去该院复诊,突发剧烈腹痛,行腹部CT检查考虑腹腔出血、脾破裂、肝破裂不除外。由于病情危重,当地医院建议转院,患者家属联系120跨省驱车赶到朝阳医院常营院区。常营院区急诊医学中心外科医师结合患者病史以及目前症状,考虑腹腔大量积血,腹腔内实质脏器伤可能性大,同时存在腰椎骨折,立即完善各项相关检查,联系肝胆外科和骨科值班医师紧急会诊,迅速启动危重患者抢救流程,确保患者能够得到及时救治。
肝胆外科二线值班副主任医师张兴茂和骨科副主任医师李一汉接到电话后5分钟内赶到急诊抢救室,和患者及家属沟通了解病情发展过程,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分析影像学检查。李一汉考虑患者为腰椎横突骨折,骨科暂无特殊处理。张兴茂明确患者腹腔内大量积血,脾脏密度不均,结合受伤部位考虑高处坠落后延迟性脾破裂出血,有急诊开腹探查的手术指征。同时临床检验科电话紧急回报患者实验室检查,血红蛋白71g/L,(O型,RH(阴性))属于罕见的熊猫血型。张兴茂向肝胆外科当天的值班三线主任医师樊华汇报了患者的病情以及特殊血型,同时第一时间联系了输血科和北京市通州血站是否备有O型、RH(阴性)的悬浮红细胞和血浆,得到的答复是由于血型特殊且罕见,没有常规备血,且短时间内无法筹集到献血人员。血色素7克,腹痛剧烈,腹腔内很有可能还在持续出血,没有配血,心率112次/分,血压97/55mmHg,患者开始出现休克前期伴随的躁动不安表现,病情危急时间急迫。樊华立即请示肝胆外科主任贺强,贺强当机立断,指示:考虑到患者目前生命体征极不稳定,随时有可能失血性休克死亡,尽管患者熊猫血型且没有备血,也应争分夺秒立即进行开腹探查,手术止血,同时继续联系医院输血科并通过通州血站及北京市血液中心寻求O型,RH(阴性)备血;术前和麻醉科医师芮燕和赵欣沟通,术中启用自体血液回收装置收集腹腔积血,如确认无空腔脏器破裂积血无污染,考虑腹腔积血自体血液回输。肝胆外科副主任医师吕少诚正在休假期间,得到消息后,第一时间赶到医院参加抢救和手术。在肝胆外科、麻醉科、手术室、输血科和急诊科等各个科室的通力配合下,从患者到达医院急诊医学中心到进入手术室仅用时1小时5分钟。
患者入手术室后复测血色素仅6克,鉴于患者的特殊血型且没有配血,樊华提出手术过程中首先控制脾蒂,控制住活动性出血,减少手术当中进一步出血的可能,吸净腹腔积血备回吸收,探查除外空腔脏器损伤和腹腔积血污染可能后,尽早开始血液回吸收处理。开腹后张兴茂和吕少诚发现,腹腔内大量积血和血凝块约2000ml,以左上腹明显,清除凝血块、回收血液后,发现脾下极撕裂活动性出血,张兴茂触摸脾动脉搏动后决策果断,钳夹脾动脉,并双重结扎离断,继续缝扎脾静脉,游离脾周韧带后完整切除脾脏。探查腹腔内其余脏器,明确无明显损伤后,芮燕和赵欣将腹腔回吸收2000ml血液回吸收仪器CELL SAVER回吸收处理,又通过外周血管输回到患者体内,随着出血被控制,腹腔积血处理后回输,麻醉医生回报患者的生命体征逐渐平稳,升压的血管活性药物也开始减量。手术用时2小时,术后患者安返肝胆外科普通病房,进一步治疗和护理。夜间患者生命体征平稳,未使用血管活性药物,第2天的血红蛋白恢复至110g/L。
朝阳医院多学科医护团队在这次抢救行动中展现了高效的医疗团队合作和专业水准,从接诊到手术完成、术后治疗,展现了精准的判断和迅速反应。同时再次体现朝阳医院多科室、多部门在急危重症患者救治中的高效协作、丰富经验和敢于担当的精神,为患者赢得了宝贵的救治时间。
肝胆外科 樊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