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斗瞬间

奋战十一小时

发布时间:2021-05-14 浏览次数:
字号:
+ -

  大家好,我是来自病理支部的田忠秋,今天我宣讲的题目是《奋战十一小时》。

图片23.jpg

  2021年1月,顺义区突然出现新冠阳性确诊病例,牵动了所有人的心。1月13日,我接到通知:“小田,1月13日晚上,你去核酸实验室帮忙。”,我立刻应声答道“好!”。自新冠疫情暴发以来,我在核酸实验室已经工作了两个月,期间也数次接受了各种突发任务。但我心里清楚,这次一定是一场非比寻常的硬仗。

  1月13号晚上9:20分,我来到核酸实验室。映入眼帘的是堆满了防护物资、检测试剂盒的楼道,以及同事们疲惫且忙碌的身影。进入会议室,和晚班的搭档打了招呼。检验科王宁老师开始给大家介绍任务、分配工作。虽然早有思想准备,但是当听到共有1.2万管会分批次在两天内送来,所有检查需要在12小时内出结果时。大家纷纷倒吸了一口凉气。我们有四个组,意味着每个组要在12个小时内需要完成3000管的检测任务。说实话,我对是否能完成任务心里一点底也没有,只能尽全力而为,尽量减轻其他组老师的压力。由于我的操作比较熟练,所以,就成了此次任务的主操作手之一,小组给我安排了一位助手。

  晚上9:30白班的老师陆陆续续下班,我和助手立刻开始穿戴好防护。熟悉的憋闷感又回来了。我顾不上喘口气,就急匆匆进入提取区,扫标本、收拾生物安全柜、准备提取试剂、配置消毒用品,我和助手有条不紊地做好了准备工作。提取工作开始!开盖、吸取样本、打进试剂盒……我熟练地操作着。内心无比焦虑,焦急,想着:要快一点,再快一点!一定不能出错,我一遍一遍提醒着自己。汗水浸湿了防护服,护目镜慢慢地开始起了雾。每一次拧开样本盖都伴随着左手大拇指和食指的疼痛,但,我的手上却一刻未停。我仿佛变成了一个机器,机械并严谨地一遍遍重复着刚刚的动作,时间仿佛被按上了加速键。就在我刚要进行新一轮提取的时候,助手和我说:“田老师,我们该出去了,已经上午9:00了,接班的老师们已经来了”。这句话像是咒语一般,瞬间就让我泄掉了全部力气,我整个人变得异常疲惫。1月14号上午9:30,我走出了教学楼的大门,贪婪地的呼吸着外面香甜的空气,享受着阳光照在身上的感觉。1月15号,早,我打开微信,看到王宁老师那句:此次任务圆满完成,检测结果全部为阴性!心里一股愉悦感和自豪感油然而生,我庆幸,我们大家能顺利地完成此次任务,庆幸这些标本的主人健康平安,也庆幸这次疫情没有太大范围的扩散。

  穿着防护服,连续高强度工作了整整十一个半小时,至今,回想起来还让我感觉像做梦一样,我没想到自己能挑战这样的极限。但我相信,在那晚,在各大医院以及各个检验场所肯定都在发生着相同的故事。我们虽然都是肉体凡躯,也会疲惫、倦怠,甚至生病!但是当我们在岗位上,身穿洁白铠甲时,我们就是百姓、国家所依赖的”战士“。疫情中,有钟南山、李兰娟掌控大局、维稳人心;有陈薇团队不舍昼夜、研制疫苗;有张定宇这样的医生舍生忘死、奔赴一线;也有我们这样的最普通的医务工作者在人们看不到的地方静静护佑一方平安。我们大家一起用实际行动证明了习近平总书记说的那句话:“医务工作者是新时代最可爱的人!”

病理支部 田忠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