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防控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新闻中心 >>精彩专题 >>一线战报

抗击新冠,我们在前线——朝阳骨科抗疫群英谱

发布时间:2020-04-04 浏览次数:
字号: + -

2020年开年至今,这场旷日持久的新冠战役未曾停歇,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北京朝阳医院骨科在院领导和科主任海涌的带领下,迅速有序采取了多项防控措施,在保障科室安全前提下,大批职工主动响应号召,前往抗疫一线,在不同岗位上贡献自己的力量,两个月以来从未停息,下面让我们用第一人称,来听听他们的心声——

【疫情初至,他们冲锋在前】

新冠肺炎早期、疾病和疫情尚未明朗的时候,骨科两位护士长季长高和贾宇就率先报名请愿,季长高前往感染科支援,不辞辛苦,在前方统筹把关;贾宇负责坚守阵地,事无巨细,在后方保驾护航。

季长高:骨二病区护士长,支援感染科病房

令我印象比较深的有几件事——第一例气管插管患者出现,护士多数来自普通病房,对于危重症患者抢救配合不熟练,作为有着20年ICU护理经验的护士长,我守在患者身边与麻醉师配合,插管成功,吸痰,固定,接呼吸机......再高风险的操作,我都不能退缩,那是责任与担当。第一例床旁血滤患者出现了,第一次连续做了69小时。第一例除颤患者出现了,顺利转复。第一例使用转运呼吸机进行转运的患者出现了,患者顺利转至缓冲病区。第一例尸体处理出现了,家属在观察区外远远地观望着,护士为患者进行最后的整理,让患者有尊严的离去。太多的第一次,考验着大家的信念、技术和勇气。作为护理团队的领头人,你上战场时我为你检查装备,你归来时我为你补充给养,每个护士可以放心的把后背给我,保护你不受伤害,你可以依靠我休息。

我是有着26年护理工作经验的护士长,长期ICU工作经验参加过无数次抢救,但这次不一样,甚至与2003年SARS也不一样。首先是启动的时间不一样,春节万家团圆的时间,舍小家顾大家得到了充分的诠释;其次是任务的性质不一样,这次是国家任务,截止到目前疫情还很复杂,结束的时间难以预料;第三是这次疫情防治中医护人员被感染的甚至牺牲的数量不一样,远远高于之前的各次抢救任务。当一个人站出来那是勇敢,当一个团队站出来那是担当,当一个国家身处逆境时呼唤一种精神时,那是使命。信念就是一往无前......

季长高

贾宇:骨一病区护士长,坚守病房阵地

疫情来临,每位医务工作者都有责任、有义务扛起这份使命,无论护士还是护士长,从不后悔报名支援前线,至今疫情尚未结束,我也会坚决服从院里的安排,做好每一项工作。

一支队伍,有人冲锋在前奋勇杀敌,也有人保障责任驻守后方。这次抗疫期间,我被安排留在病房,春节开始就没有休息,每天早出晚归从不觉得疲惫。首先骨一、骨二两个病区的合并,不管是科室的护理人员还是患者都要重新整合,我一边考虑人员配置一边必须保证患者安全;其次疫情来势凶猛,作为护士长肯定要首当其冲解决各种各样的隐患,病区的探视管理,提高日常消毒级别,分配好医疗物资,率领大家不断培训,更新抗疫知识、流程……虽然都是很细节的事情,但都是很重要的防控措施,必须梳理好。

骨科护理队伍一直都是医院护理团队里的特种兵,这次疫情也充分印证了这一点。疫情刚刚暴发,医院还没有正式通知要求护士支援,骨科护士许多人主动的找到我,说要上前线。那时候真的很感动,因为我还没对大家有任何要求,她们就勇敢站出来,她们有科里年纪较大的护士老师,也有孩子很小的护士,还有才毕业上班不久的小伙伴……我为骨科拥有这样的护士感到骄傲。

贾宇

周立金:医生,支援缓冲病房

疫情突袭,我第一个向党组织报名,要求到抗击疫情最前线,对我来讲,为患者做贡献已经是很平常的事情。在日常工作中为了救治脊柱侧弯患者,我曾经10余次奔赴高原,所以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后,缓冲病房启用之初,我就义无反顾地报名前往。

一天下午,缓冲病房收治了一位妇科患者,体温37.7度,双肺轻度磨玻璃样改变,大家都警觉起来,所有人立即升级防护,我和护士长徐莉杰立即上报相关部门,当天所有上班的同事都没有回家,我和护士长主动承担这位发热患者的所有工作,其他同事妥善安置了科里的其他患者。后来在护士长的护送下,这位患者转至发热筛查隔离病房。第二天患者的核酸检测为阴性,大家悬着的心才落了地。

缓冲病房开始运行至今,我已经坚守了一个多月,如今临床工作普遍复工复产,缓冲病房更是承担了重要作用,为各科住院病区提供很好地保护,为医疗工作的顺利运转中发挥巨大作用。

周立金

【抗疫打响,他们义无反顾】

张冉:护士,支援感染科病房

“春节到了,春天也就不远了,让我们春天再相逢,隔离病毒,但绝不会隔离爱……”看着央视春晚为疫情防控增加的特殊节目——《爱的桥梁》,我热泪盈眶。朋友问,如果报名你去么。我答:“是有点害怕,但义不容辞。”第二天,我主动报名成为感染留观应急小分队的一员。

与普通病房不同,进入感染筛查隔离病房生活区,下夜班的张莹老师就开始指导我一层层地穿防护服,佩戴眼罩。似乎看出了我的紧张,她在帮我按压防护服密封条时,拍了拍我说道:“没事儿,宝儿,放心!”后来我才知道,在这里支援的大部分老师都和我一样,在接到支援通知时,起初都是瞒着家人,默默地写下自己名字。

疾病面前,每一个人都不是旁观者。03年SARS,我还是个在家看“空中课堂”的小学生,今年,我很荣幸能够在这场战役中凭借自己的专业出一点微薄的力量。现在世界各国确诊新冠肺炎患者数字还在更新,街道上的行人还佩戴着口罩。希望2020年的这个春天,疾病可以被消灭,我们可以不用隔离病毒,在蓝天下重新张开笑脸。

张冉

姬月娇:护士,支援发热筛查隔离病房

我是一名护士,面对疫情,救治患者是我的职责。从支援报名到被通知到发热观察病房支援,我已经从当时略带紧张的情绪快速转变为让自己对各种操作及突发问题应对自如。

2月19日是我们一位患者郑女士的生日,在这个没有鲜花,礼物和亲朋陪伴的特殊日子里,热心的刘静老师为郑女士准备了一个精致的小蛋糕,我们一起为郑女士献上了生日祝福,唱了最熟悉的生日歌,郑女士说这将会是她一生中最最难忘的生日,虽然看不清我们的脸,却能感受到我们的爱。隔离病房只是隔离了病毒,并没有隔离爱,让我们一起静待春暖花开。

姬月娇

刘沛璇:护士,支援发热筛查隔离病房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按照医院安排,我来到感染筛查隔离病房支援,穿上层层防护服,听着老师们句句嘱托叮咛,我进入了这个没有硝烟的战场,开始了工作。

六小时一轮岗,进入病区前的三个小时就尽量不再喝水,进入病区后,看到患者复杂的病情,密集繁多的治疗和需要严格执行的诸多流程,瞬间就让我忘却了不久前还在心头的紧张,忙忙碌碌一转眼六小时就过去了,下班的时候才发现雾气早已爬上护目镜,鼻梁也红红的快被口罩压破了皮。

最让我心里酸楚的时候就是感受到筛查隔离病区里,患者和家属对我们的那种依赖、依靠感,总能听到“护士护士,我们这样可以吗?不会有问题吧?”“护士护士,我还需要……真是太感谢了!”类似这样的话语还有很多,让我觉得自己从未如此重要,陌生人的点点滴滴都需要得到我们的帮助和确认。

有时治愈,常常帮助,总是安慰,这是我们的使命所在。我们期待疫情早日结束,就像不久之前我们期待和煦春日早点到来,现在春天来了,我们抗疫胜利还会远吗。

刘沛璇

王晶:护士,支援缓冲病房

2020年的春节,一个极其不平凡的春节,需要医务工作者冲锋在前竭尽全力的春节,一场突如其来的防疫大战在这个应该万家灯火团圆的日子打响了。

每天新增新冠肺炎的确诊人数,心里不禁心惊胆战,但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能救治更多的患者,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于是我写了请战书,自愿加入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各种救治工作,为能挽救更多的患者,贡献自己的微薄力量。

缓冲病房二病区是全新的开始,我们新病房的定位是收治外科系统的患者,病房刚一开始运行,就连着来了7位来自不同科室、不同专业组的患者:妇科,泌尿,普外,介入,还有化疗的患者。我的脑海里同时浮现了各种各样的问号,收治的患者中其中的三位患者都需要马上手术,还有泌尿科的患者需要在病房做一个置管术。在护士长的带领下,我们从物资准备,工作物品摆放,基数药领取清点等等,每一项工作都扎实有序地进行,为缓冲二病区新病房的组建,大家各自忙碌着。

王晶

【疫情控制,他们还在坚守】

目前,疫情初步控制,但是骨科许多医护人员还在坚守在抗疫斗争的各个岗位。护士周亚军在北京新冠肺炎定点医院支援;医生张博、尹博、周立金还坚守在缓冲病房;护士胡月在发热筛查隔离病区;护士赵月华、高红杰、周洋洋、崔港同样坚守在缓冲病房。

在抗疫斗争中,骨科还有一群医生不能被人忘记,他们就是始终坚守在急诊室的创伤专业的小伙子们:刘洋、单磊、赵彦瑞、李一汉、秦耕、冷昆鹏、郭蒙、孟钰童,他们在骨科副主任、创伤组长周君琳的带领下,始终坚守在急诊科,为在疫情中创伤患者正常救治做出了巨大贡献。

s_image13.jpg

周亚军

胡月

张博

尹博

高红杰

周洋洋

刘洋

赵月华和崔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