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传承

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工作继承人指导教师验方集萃------学术经验继承人整理

字号: + -

李文泉 教授

  名医简介:李文泉,主任医师,教授。1946年出生,祖籍四川。1970年毕业于北京中医学院。1970年8月至1980年12月在山西省肿瘤医院从事中医临床工作,1981年1月至2007年9月在北京朝阳医院从事中医临床工作,曾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中医科主任。师从于首届国医大师方和谦教授,是其第一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工作继承人。在从事中医临床工作40余年过程中,对于中医内科常见病、多发病和危重疑难病证积累了十分丰富的临床诊疗经验,尤其应用活血化瘀、益气养阴、滋补肝肾法对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有独到之处。曾任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第五届委员会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科分会心病专业委员会常委、北京中医药学会第八、九届理事会常务理事、北京中医药学会第八届内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等职务。先后牵头参与科技部“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课题、北京市科委及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科研课题10余项,获北京市中医管理局科技成果二等奖、北京市科委科技成果三等奖及中华中医学会科技成果二等奖。发表论文30余篇,作为主编及编委参与编写医学著作10余部。

益气养心汤

  主 治:中医病名:心悸。中医辨证:心气不足。西医诊断:心律失常。主要临床表现:阵发或持续心悸、心慌,胸闷气短,或伴有神疲乏力,头晕汗出,失眠多梦,健忘等。舌质淡黯,脉细数或有结代。

  处 方:

  太子参15g  麦冬10g   五味子10g    甘松10g

  黄连10g   苦参6g   合欢花15g   桂枝10g

  生白芍15g  炙甘草10g

  水煎服,每次200ml,每日2次,早晚分服。

  功 效:益气养心。

  制方原理: 此方用以治疗心气不足之心悸。立法以补益心气为主,兼及滋养心肾,调补心脾,疏肝安神,调和阴阳。本方以生脉饮为基础加减,生脉饮又称生脉散,出自李东垣《内外伤辨惑论》,原方为“人参、麦冬、五味子”,具有益气敛阴,生津养心的作用,是治疗气阴两虚的常用方。李文泉教授临床常以太子参代替人参。太子参具有益心健脾、生津润肺作用,药性平和,补而不燥,用以为君;麦冬,具有养阴生津、清心润肺的功效,补充因出汗过多而耗损的阴津,桂枝、白芍调和阴阳,甘松甘温有芳香温通之效,合欢花疏肝解郁,可以安神,共为臣药;五味子收敛固涩、生津止渴、宁心安神;而黄连、苦参苦寒清泻火,有除烦宁心功效,三者为佐;炙甘草调和诸药,兼可补益心气。全方阴阳双补,寒温并用,心肝同治,而有益气养阴敛脉安神的功效。

  加减运用: 兼有肾虚者加桑寄生、盐杜仲滋补肝肾;肝郁气滞明显,加以元胡、川楝子疏肝理气;心悸伴心烦口苦者加煅龙齿、煅龙骨;气短汗出,气虚甚者加炙黄芪、红景天、浮小麦、煅牡蛎益气敛汗;失眠重者加炒枣仁、柏子仁、夜交藤、茯神安神定志;心悸伴头晕,肝风动者加天麻、钩藤、白蒺藜平肝熄风。

  案例赏析:

  患者姓名:舒某某 性别: 女 年龄:52岁 发病节气:寒露

  主诉:心悸2年,加重1月。

  现病史:患者近2年来自觉心悸阵作,近1月来心悸发作频繁,每次持续4-6小时,休息后可缓解,伴心前区紧缩感,耳鸣,口干,饮食正常。睡眠质量差,多梦,大便不规律。舌质边尖红、苔薄,脉沉。

  辅助检查:动态心电图示:频发房性早搏。

  中医诊断: 心悸

  证候诊断: 心肾两虚

  西医诊断: 心律失常

  治 法: 养心益肾

  处 方:

  太子参15g  麦冬10g   五味子10g   甘松10g

  黄连6g     苦参6g     合欢花15g   薤白15g

  苏梗10g   天麻15g   钩藤20g    白蒺藜15g

  桂枝10g   桑寄生20g  炒杜仲20g   知母10g

  生白芍15g  炙甘草10g

  7付,水煎服,每次200ml,每日2次,早晚分服。嘱忌劳累。

  复诊:

  药后心悸症状缓解,发作次数减少,偶有早搏发作,每次持续约2小时,睡眠少后血压升高,口干缓解,仍有耳鸣发作,肝区隐痛,视物久后眼干涩胀感,大便不成形,每日1次。舌质淡红,苔薄,脉沉。

  前方加木贼10g,川楝子10g,元胡10g,继服14服。

  此案例初诊时李老师以生脉散加炙甘草益气养心,加甘松,苦参,黄连清心宁神,苏梗、薤白、合欢花宽胸理气解郁。兼有肾阴亏虚不能上济心血,则加重心血不足而致心神失养,故用寄生、杜仲滋补肝肾。复诊时患者兼有肝郁气滞表现,李老师随证加减用药,以元胡、川楝子疏肝理气,调和阴阳。

  体会: 心悸,为心中悸动不安之谓,俗称心慌、心跳,严重者发展为怔忡。因气血虚弱、痰饮内停、气滞血瘀等而引起心动不安所致。李文泉教授认为阴阳失和是心悸的基本病机。治疗心悸,多从调和阴阳入手。现代临床中所见心悸者,阴阳失和为诸多病机相合所致。心悸病机以心气不足为主,亦多兼及心肾不交、心脾气虚及肝郁气滞诸多病机。李老师辨证治疗心悸思路以益气养心为主,兼顾心肾、心脾、心肝同治之法。在益气养心汤基础上随证加以益肾健脾疏肝之品以滋养心肾、补益心脾,疏肝理气,调和气血。李文泉教授认为临床中心悸辨证阴虚者多于阳虚,故临床具体用药时在补益心气的同时尤其注重顾护津液,以滋养心肾阴津为主,补心气多用太子参、炙甘草,补肾多用麦味地黄、寄生、杜仲。用药特点为气阴兼顾,补而不燥。其次,重视调肝法对心悸的治疗作用。心肝两脏在生理上相互联系,在功能上也相互协调。心悸患者多为气虚兼有气郁,故心肝同治,可条达气机,和畅气血,调节人体的高级神经活动以调和阴阳,宁心安神。

化痰祛瘀汤

  主 治:中医诊断:胸痹(心痛)。中医辨证;胸阳不振,痰瘀互结证。西医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主要临床表现为胸闷、憋气,发作性心胸疼痛。舌苔暗,苔白而腻,脉象弦细为主要表现。

  处 方:

  陈皮15g  法半夏10g    浙贝母15g  茯苓20g

  木香10g  白蔻仁10g 后下  薤白15g   苏梗10g

  丹参15g  党参10g     红花10g   桃仁10g

  炙甘草10g

  功 效:化痰活瘀,益气养心。

  制方原理:本方用以治疗胸阳不振,痰浊瘀血互结之胸痹,由二陈汤、瓜蒌薤白半夏汤、桃红四物汤等化裁而来。以栝楼、半夏为君,有开胸化痰宣痹之功,为治疗胸痹之主要药物;薤白理气宽胸、茯苓、陈皮健脾化痰,丹参养血活血,桃仁、红花活血化瘀,六者化痰行瘀为臣。佐以木香、白蔻仁健脾理气化痰,浙贝母化痰散结,苏梗宽胸理气,更有党参补益心气,以防化痰散瘀伤其正气;炙甘草调和诸药,同党参、茯苓等共用,兼有健脾益气之功。

  加减运用:心气不足加炙黄芪、红景天,阳虚者加炮附片、肉桂、干姜。便秘加当归、生白术、肉苁蓉。失眠加炒枣仁、柏子仁、茯神、合欢花。

  案例赏析:

  患者姓名:汪某某 性别:男 年龄:58岁

  就诊日期:2014年1月8日

  主诉:胸前区疼痛6月

  现病史:近6月来自觉患者前胸后背发冷伴舌痛1年。2013年12月开始出现前胸后背发冷,心痛每周发作3-4次,每次持续约5-10分钟,休息或含服速效救心丸8粒后可缓解,口味稍重时疼痛加重,乏力,不耐冷热,恶心,纳少,呃逆,午后及夜间发作性寒战,心中悸动不安,大便干,2-3日一行。舌胖大质暗红,舌苔白腻,脉沉缓。既往高血压病史6年。

  体格检查:心肺(-)血压:125/85mmHg。

  辅助检查:心电图: II、III、AVF导联ST段下移0.1mv。

  中医诊断:胸痹

  证候诊断:胸阳不振,血瘀痰阻

  西医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治 法:益气温阳,化痰活瘀

  处 方:

  陈皮15g  法半夏10g   浙贝母15g   茯苓20g

  木香10g  蔻仁10g后下   苏梗10g    丹参15g

  党参15g  红花10g    桃仁10g    红景天15g

  麦冬10g  五味子10g   炙甘草10g   生白术30g

  当归10g  肉苁蓉15g   焦槟榔15g   三七面6g冲服

  14付,水煎服,每次200ml,每日2次,早晚分服。

  嘱忌劳累,忌烟酒,避免情绪波动及受寒,低盐低脂饮食。

  二诊:2014年1月22日

  患者诉前胸后背发冷伴心痛症状减轻明显,发作持续时间及发作次数均较前减少。乏力症状亦有缓解。仍有畏寒,心悸,胃脘不舒,尿频,大便干,2日一行。舌质淡,苔白略腻,脉沉缓。

  证治同前,前方去桃仁,加白芍12g。14剂,水煎服,每日一剂。

  三诊:2014年2月12日

  服药2周,因适逢春节期间,患者劳累增多并停药1周,自觉症状反复发作,近一周来胸痛发作3次,伴恶寒发作,全身酸楚,怕冷畏寒,恶心,夜间不能入睡。舌质淡红少津,舌体裂纹,苔白,脉沉缓。

  前方去肉苁蓉、白芍,加炮附片8g、肉桂3g、干姜10g。14剂,水煎服,每日一剂。

  四诊:2014年2月26日

  服药后症状好转,畏寒基本消失,患者自述2周来没有出现明显的畏寒,仍全身不适。舌质淡红,少苔,脉沉。前方去干姜,加黄精15g。14剂,水煎服,每日一剂。

  继续以中药调理2月后,患者胸痛背冷未再发作,畏寒、心悸、乏力症状改善明显,病情稳定。

  按语:初诊患者舌胖大质暗红,舌苔白腻,脉沉缓为心气不足,胸阳不振之证。患者午后及夜间自觉前胸后背冰冷,从内发凉,心中冷颤,持续30分钟至数小时不等。“阴虚生内热,阳虚生外寒”,患者感觉身冷,由里及外,为心脾肾之阳气虚弱,温煦不足,痰瘀为患。证属胸阳不振,痰阻血瘀。初诊以脾胃症状为多,故先拟治从心脾,后再调补心肾。故以益气健脾,化痰和胃,养心安神为主。以党参、红景天、茯苓、炙甘草益气健脾养心,二陈、木香、蔻仁、槟榔化痰和胃,并加丹参、红花、桃仁、当归、三七活血化瘀,佐以肉苁蓉、生白术润肠通便。心脾同治,气血同调,有助于心气的鼓动与运行,维持心脏的正常搏动,使胸阳得振,气血运行恢复正常。三诊中患者出现畏寒怕冷症状,是典型的心肾阳虚表现,因此仅健脾补气力量不够,故以生脉饮加金匮肾气丸化裁,补益心肾,并加用干姜、黄精,助阳补气,温经散寒,以善其后。

  体会:

  李文泉教授认为,胸痹心痛之辨治从脏腑而论应以心脏为核心,但须兼顾五脏调治,其病机涉及诸多脏腑,为本虚标实之证。本虚主要为心气虚,兼见肺脾气虚、肾阴阳不足以及心肝血虚;标实多表现为气滞、血瘀、痰浊、寒凝。由于五脏功能不足,气血津液等物质的敷布、运行、转输障碍,进而产生血瘀、痰浊等病理产物。痰凝则气阻,气滞则血瘀,故二者常常相兼为患。故临证多以痰瘀互结证为主,兼有肝失疏泄,气滞血瘀,痹阻心脉而成胸痹。李老师在治疗中十分重视脾胃后天之本的作用,常在治疗心系疾病的方药中加用陈皮,法半夏、蔻仁、焦神曲等以增强健脾运化之力。脾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脾主运化,主统血,心与脾之间的生理联系,主要表现在血液的生成与运化,脾气足则气血化生有源,心所主之血自能充盈,濡养全身。人体的气血、阴阳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故配以麦冬、当归、肉苁蓉,滋阴润燥,既能扶正,又能祛邪,取得气血同调、阴阳并补的功效。故胸痹的治疗,李老师常以健脾化痰与益气活血并重。

平肝降浊汤

  主 治:中医病证:眩晕、头痛。中医证候:肝阳上亢、痰浊内盛。西医诊断:高血压、高脂血症。主要临床表现:头晕、头胀或头痛或兼有胸胁、胃脘苦痞满,口苦、咽干、目眩。舌质红或暗,苔黄腻,脉弦滑数。

  处 方:平肝降浊汤

  天 麻15g   钩 藤20g后下  生石决明30g先煎  生牡蛎20g先煎

  夏枯草15g  白蒺藜10g   炒白术15g     炒苍术15g

  炒杜仲20g  桑寄生20g   地 龙10g     生山楂15g

  荷 叶15g    虎杖15g

  功 效:平肝潜阳 健脾化痰

  制方原理:本方用于高血压病合并高血脂症,中医辨证为肝阳上亢、痰浊内盛,同时伴有木旺乘土、脾不升清者。方中天麻、钩藤、石决明平肝熄风为君;夏枯草、白蒺藜清肝泻火,配合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为臣;炒白术、苍术健脾燥湿以治痰湿之本,生山楂、地龙、虎杖活血降脂、益肾祛浊以治痰浊之标,共为佐药;荷叶一味,既能化浊,又能升清为使。全方共奏平肝潜阳,健脾化痰去浊之功。

  加减运用: 面红、烦躁易怒者加黄芩、菊花、合欢花清肝解郁,兼有乏力、四肢困重、大便粘腻不爽者加炒山药、生白术、草果健脾燥湿。

  案例赏析:

  患者姓名:潘某 性别: 男 年龄:34岁

  就诊日期:2014年3月26日

  主诉:眩晕,伴视物昏花2年余,加重1月余。

  现病史:患者5年前发现血压升高,一直服用降压西药控制血压,基本控制在正常范围。近2年来眩晕间断发作,伴视物昏花,近1月来患者头晕、目眩加重,视物昏花,偶有鼻衄。血压波动,睡眠差,入睡难,昼精神差,困倦欲寐,大便每日一行,时便溏。舌质红略暗,苔白根部黄腻,脉沉弦。

  既往史:高脂血症病史10年。

  体格检查:形体肥胖,血压150/90mmHg。

  辅助检查:低密度脂蛋白:4.79mmol/L。

  中医诊断:眩晕

  中医证候:痰热内盛,肝阳上亢。

  西医诊断:高血压,高脂血症。

  治 法:清热平肝,益肾化浊

  处 方:

  天麻15g   钩藤20g   生石决明30g  生牡蛎20g

  夏枯草15g  白蒺藜10g  黄芩15g    白茅根20g

  茯神15g   夜交藤15g  炒杜仲20g   桑寄生20g

  首乌10g   地龙10g   生山楂15g   荷叶15g

  生山药20g  炒苍术15g  虎杖15g

  14剂水煎服。一日两次,早晚服用。饮食清淡少盐,忌油腻饮食;适当进行活动。

  复诊:2014年4月9日

  患者服药后眩晕及视物昏花明显减轻,未再流鼻血,睡眠较前好转,时有口干。血压140/85mmHg。舌质暗,苔白略腻,脉沉弦。前方去黄芩、白茅根加知母10g, 天花粉15g,考虑到患者路途遥远,就诊不便,继服14剂,水煎服。一日两次,早晚服用。

  1月后家属来门诊就诊,告知其眩晕及视物昏花消失,血压平稳。结合饮食控制及餐后运动后体重下降5斤,偶有便溏,睡眠可,精神状态良好。

  按语:本案眩晕间断发作,以肝阳上亢、痰浊内盛之实证为主、兼见视物昏花、乏力、脉沉,便溏等脾肾不足本虚之象,故治以平肝降浊汤加减平肝潜阳,滋养肝肾。方中天麻、钩藤、石决明平肝熄风;黄芩、夏枯草清肝泻火,配合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茯神、夜交藤养血安神定志。全方共奏平肝潜阳,滋补肝肾之功。生山楂、荷叶、虎杖、首乌、地龙降脂祛浊,山药、苍术健脾燥湿以治痰湿之本。疾病后期症见口干,为久病伤阴之象,故去苦寒清热之品,加知母、天花粉养阴清热。

  体会:

  高血压病多属于中医“眩晕”范畴,眩晕病位在清窍,由脑髓空虚、清窍失养及痰火、瘀血上犯清窍所致。李文泉教授认为眩晕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调有关,其发病以虚证居多。治疗眩晕当以调和肝脾肾为主,尤重治脾。首先,脾胃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肝肾及诸脏腑无不赖于脾胃气血的充养。肝藏血,肾藏精,若脾胃气血生化不足,则肝肾无所藏。肝血亏阴不制阳而阳亢,肾精弱则精不生髓而脑空,均可导致眩晕。其次,脾居中州,运化水湿,脾失健运则痰浊壅塞,是之谓“脾为生痰之源”,治其痰当“实脾土,燥脾湿,是治其本”。其三,根据《金匮要略》:“见肝之病……当先实脾。”眩晕凡见肝证,治当固护脾胃,临床施治眩晕虽不见脾胃诸证,亦宜加入内金、蔻仁等行脾健脾之品,以升清降浊,扶土抑木。具体用药特点如下:平肝潜阳多用天麻、钩藤配合重镇平肝之生石决明、龙骨、牡蛎,以茯神、夜交藤养血安神定志,以盐杜仲、桑寄生补益肝肾,以生山楂、虎杖、荷叶、首乌、地龙等降脂祛浊。治疗思路体现了虚实兼顾,标本同治之法,在平肝熄风,燥湿化痰以祛邪的同时,也补脾益肾以固先后天之本,补益用药虽少而精,亦为注重扶正之法治疗思路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