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市医院管理中心“优秀党务工作者”先进事迹——杨舒玲

字号: + -

编者按:在纪念中国共产党成立98周年之际,为表彰先进、弘扬正气,激励全系统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在推动市属医院改革发展稳定中奋发有为、建功立业,北京市医院管理中心党委对市属医院100名优秀共产党员、50名优秀党务工作者和50个先进基层党组织予以表彰。

我院王玲、李晓北、杨军、吴家锋、路军丽、郑军6人荣获市医院管理中心优秀共产党员称号;李建国、杨舒玲、梅雪3人荣获市医院管理中心优秀党务工作者称号;药事党支部、西院外一党支部、门诊党支部获得市医院管理中心先进基层党组织称号。

我们将陆续为大家推送本次获优秀个人和党支部的先进事迹,希望全院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以此为榜样,按照“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北京重要讲话精神,围绕加强“四个中心”功能建设、提高“四个服务”水平,抓好“三件大事”、打好“三大攻坚战”,统筹做好医院改革发展稳定各项工作,不断将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为推动健康北京、健康中国建设贡献力量!

a62d83500e130374dcd5ef056048467.jpg

杨舒玲同志先进事迹

杨舒玲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宣传中心主任,1995年1月入党。

坚持原则 把住导向

2018年4月-6月,湖南卫视白金时段播出了36集大型医疗纪实片《生机无限》,其中有25集的故事来自朝阳医院。朝阳医院急诊抢救室架设了66个高清摄像头,360度、24小时不间断拍摄。《生机无限》在全网播放量突破了1亿,展现了医务人员真实的工作生活状态,也展现了医患双方相互搀扶、共创生命奇迹的真实医患关系。而这一电视片的院方总体协调、组织部门就是宣传中心。

作为宣传中心主任,杨舒玲深知此次拍摄任务的重大意义。因此,拍摄方找到她时,她积极向医院党委报告,取得了院党委的支持,又做通各个临床科室主任工作,积极组织配合了拍摄工作。

2018年,医院参加《生命缘》、《医者》等拍摄,传播“生命与医学”主题;承接、拍摄了国家卫健委“首个中国医师节”宣传片,展示医者温暖形象;组织医院宣讲比赛,在卫健委宣讲比赛中,医院获优秀组织奖,医院选手获一等奖,杨舒玲获优秀组织者。在朝阳医院历次医改试点中,积极组织策划宣传了医改政策、改善服务亮点,得到了社会的普遍好评。这些较好地宣传了医院品牌,传播了医界正能量。

勤于学习 善于管理

杨舒玲重视政治理论学习,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宣传思想工作等重要讲话精神,牢固树立“四个意识”,自觉做到“两个维护”,熟悉新闻、品牌传播的规律,对舆情走向的研判有一定经验。注重业务学习,选派科室人员参加脱产业务培训,显著提升了人员专业素养。建立网管员台账,将其考评纳入科室综合目标考核体系中,激发了医院职工做宣传的积极性。

她努力做好党建文化工作的传播人。牵头完成医管局党建创新项目,在市属医院排名第二。医院制作的短视频在国家卫健委医改短视频汇映、市卫健委杏林杯汇映中获多项奖励。主持完成医院60华诞网站改版、征文、画册、电视片等专项工作,组织了国家大剧院、中国美协走进朝阳医院等文化活动,起到了凝聚力量、继续前进的作用。

不畏病魔 敢于担当

杨舒玲于2012年12月罹患肺癌。手术后,尚在接受化疗的她就重返工作岗位,投入到工作中。2015年,医院党委决定由宣传中心牵头负责医院文化建设的梳理、提升工作。面对这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杨舒玲挑起了这个对医院发展影响深远的重担。

2015年7月,医院文化建设梳理工作正在全面铺开,她却因肺癌心包转移和脑转移住进医院。经过三次手术抢救。出院后,杨舒玲在家休息了仅一个月就重返岗位,2015年11月完成了文化建设项目。

2019年4月下旬,杨舒玲接到院党委下达的举办纪念翁心植院士诞辰100周年展览的任务。她带领医院科室人员,在短短20天时间内,完成照片挑选、实物准备、视频制作,最终展出图片157张、实物93件、视频7个,还配合完成翁心植院士诞辰100周年视频片一部,邀请媒体10余家对纪念活动进行了报道,还在医院官方网站举办专栏,较好地传承和弘扬了医院优秀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