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大家
医学大家
翁心植教授半个多世纪的行医生涯博深兼备,享誉盛名。在普通内科、寄生虫病、心血管和呼吸系统疾病等多个领域均有创造性的成就与贡献。他发现和诊断了国内首例高雪病;在国内第一个总结了白塞病的内科临床表现,并在世界上首次报道了白塞病并发心脏瓣膜损害,提出结核自身免疫反应是该病发生原因之一;在寄生虫病肆虐的年代,他创建了肝吸虫病抗原简易制备方法,并在全国广泛推广,极大地促进了我国寄生虫病的防治工作;他在国际上首次发现雄性激素水平低下是老年男性患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为冠心病防治提出了新的思路;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肺心病防治方面,他牵头组织全国范围的科研协作攻关,系统地制订了具有我国特色的肺心病诊断与治疗方案,最早倡导对肺心病患者应用肝素进行抗凝治疗,率先在国内建立肺心病监护室,开始了我国 ICU 建设的早期实践。
翁心植院士是我国杰出的临床学家,以善诊疑难杂症著称。在他 60 余年的行医生涯中,演绎了无数精彩的救人活命的故事,令人惊叹地在临床上体现了科学、技术与艺术的完美结合,成为众所景仰的临床医学大家。
翁心植教授还是一名卓越的学科领导与建设者。50 年代,他协助钟惠澜教授创建了友谊医院内科、检验科;1965 年调入北京朝阳医院后,大力推进医院内科体系的业务建设,使朝阳医院内科由原来比较落后的状态跻身于北京市乃至全国的先进行列;他曾与吴英恺院士一起创立了北京心肺血管医疗研究中心;他在上世纪七十年代初即启动呼吸专科建设,1985 年建立了独立的呼吸科,1986 年建立了北京呼吸疾病医疗研究中心,1999 年成立了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
上纪40年代发现和诊断了中国首例高雪病
1957年调至北京中苏友谊医院任内科副主任兼化验室主任
上世纪50年代,致力于寄生虫病研究,创建了用于诊断黑热病和血吸虫病的简制抗原方法
上世纪60年代,总结了白塞氏病的内科表现,并在世界上报道了首例白塞氏病并发心脏瓣膜损害,并提出结核自身免疫是其发病原因之一
1958年与友谊医院内科同仁合影留念
在国内首次发现雄激素低下或缺乏是老年男性患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上世纪70年代初翁心植教授和阜外医院蔡如升教授共同组织并领导了全国防治肺心病的研究工作,使全国肺心病住院患者的平均病死率由 31.7% 降至14.6%。图为翁心植教授在1973 年全国肺心病会议上发言
1974年在内蒙古参加华北地区肺心病会议
1976年代表卫生部赴大庆慰问慢性支气管炎防治队
1980年出席全国第三次肺心病专业会议,在此次会议上,出台了由翁心植教授等修订的肺心病的诊断方案
1980年与气管炎防治小组成员合影留念
1975年翁心植教授领导下的朝阳医院内科呼吸专业组在国内较早开设肺心病及呼吸重症抢救病房。1991年国内第一个符合国际标准格局和具有防气溶胶污染功能的 RICU 在朝阳医院成立。图为翁心植教授及时任院领导与 RICU 医护人员合影
1995年带领外国专家参观RICU
在RICU查房
在RICU查房
早在上世纪90年代,翁心植教授领导下的呼吸科就开始致力于推动呼吸支持技术在我国的临床应用,并积极倡导呼吸病学与危重症医学实行捆绑式发展的现代呼吸学科发展模式。图为2008年新建成的RICU
查房
上世纪70年代通过组织大规模的调查,得出“人的正常体温不可能用一个数字来表示,只能是一个范围”的结论。全国统编的《生理学》教科书,至今仍以这一研究成果作为人体正常体温的标准
会诊疑难患者
疑难病例讨论
耄耋之年仍工作在临床一线。图为 2005 年翁心植院士(左二)查房,左一为王辰院士,右一为张洪玉主任
耄耋之年仍工作在临床一线
2005年在呼吸会诊中心为疑难疾病患者会诊
上世纪50年代翁心植协助钟恵澜教授创建了友谊医院内科、检验科,图为钟恵澜教授在实验室
上世纪 70 年代初翁心植教授在朝阳医院内科建立了呼吸专业组,并在国内较早建立了肺功能室。图为翁心植教授 1975 年在肺功能室指导工作
1979 年北京市卫生局局属呼吸疾病研究室成立时全体同事在医院门口合影
1981 年,北京市心肺血管医疗研究中心成立,吴英恺任主任,翁心植任副主任
经过翁心植院士 30 余年的努力,北京呼吸疾病研究所于 1999 年 6 月 11 日正式挂牌成立,翁心植院士任首任所长
1986 年北京市呼吸医疗中心成立,图为翁心植教授在该中心“八五期间”研究论文报告会上讲话
2000 年在呼吸所办公室
1997 年翁心植教授当选中国工程院院士
“六十载风雨不凡路,四十年杏林朝阳红”,2005年朝阳医院隆重庆祝翁心植院士从医六十周年
从医六十周年之际与王忠诚院士(左一),胡亚美院士(右二)和王澍寰院士(右一)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