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医疗技术 >>新技术新疗法

医疗技术

新技术新疗法

SICU成功救治一名产后大出血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

字号: + -
  10月30日,我院接收了一名河北转来的产后出血产妇,医院紧急启动危重症孕产妇抢救绿色通道。挽救生命的战役立即打响。



  病情危急 命悬一线



  林女士在外院产科自然分娩一男婴后,出现持续性阴道出血。当地医院考虑患者为“产后子宫收缩乏力致失血性休克”,紧急实施了“子宫全切术”。术后患者出现DIC,仍然出血不止,休克持续性加重,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随时危及生命,遂于14:00紧急转入我院急诊。入院时患者已呈休克终末期状态:深度昏迷,双侧瞳孔散大固定,对光反射消失,点头样呼吸,心率持续大于140次/分,在大剂量使用升压药物的情况下血压仅为80/40mmHg,皮肤出现花斑,阴道持续出血不止。化验提示患者已出现重度代谢性酸中毒(pH<7.0),血红蛋白: 64g/L,严重凝血功能障碍,凝血指标已超过仪器的最低范围,无法测出。患者此时命悬一线,心跳呼吸即将停止。在任何医疗机构抢救的成功率都极低!



  团队协作 浴血奋战



  医院相关科室的三线医生在接到医务处和急诊科的通知后,14:05即到达现场,并在医务各部领导的组织下迅速成立抢救小组。在巨大的风险和压力面前,SICU李文雄主任没有任何迟疑与退缩,当仁不让地承担起整个抢救小组的“总指挥”。他用最短的时间准确地判断患者为:“DIC、低血容性休克、多器官功能衰竭”,不除外缺血缺氧性脑病及羊水栓塞的可能。11:15患者转入SICU进行进一步救治。患者病情持续恶化,多项化验值突破已有的临床监测数据极值,脆弱的生命之光即将熄灭。医务处、门办领导和相关科室专家齐聚现场,为救治患者尽一切努力,打开抢救绿色通道。迅速建立深部静脉通路,实施血流动力学监测和脑保护措施,大量补液和补充凝血因子,血管活性药物使用剂量极大,但严重酸中毒始终难以纠正,无尿,遂启动血液净化治疗。在此期间,ICU配合妇产科路军丽主任及时缝扎创面,阴道出血减缓。李文雄主任、赵松副主任医师和辛欣医师彻夜未眠,医护人员各司其职,经过了近5个小时的积极救治,患者血流动力学终于趋于稳定,组织灌注指标开始改善,器官功能恶化得到初步控制,病情出现转机。



  患者活动性出血得到控制后,多器官功能衰竭成为主要问题。赵松副主任医师分析相关监测数据后,对心、肺、肾等脏器功能实施平衡支持。第二天,清晨患者病情逐渐稳定,睁开了双眼。当看到患者能用微弱的点头摇头表达自己的意愿时,李主任才露出一丝欣慰的笑容。



  细致分析 排解隐患



  随着血流动力学的逐步稳定,血管活性药物用量逐渐降低,患者心脏、肾脏功能开始好转,意识清醒。然而,虽积极补充血小板、血浆和凝血因子,患者凝血功能却一直未见明显好转,纤维蛋白原和血小板呈降低趋势。李文雄主任细致查体分析病情,考虑腹腔及腹壁肌层积血是DIC不能完全纠正的主要诱因,与产科路军丽主任讨论病情后,决定通过手术清除积血,去除DIC诱因。在产科和麻醉科医生的合作下,手术成功,术中未出现大出血。



  病情稳定 顺利转出



  腹腔及腹壁积血的处理果然有效,术后患者血小板及纤维蛋白原逐渐升高,凝血功能逐渐好转,心脏、呼吸、肾脏等各器官功能进一步恢复,顺利脱离呼吸机。患者神志完全清醒,无任何神经系统后遗症,顺利从SICU转入产科病房进行进一步的康复治疗。



  “永不放弃,挑战极限”是李文雄主任经常挂在嘴边的话。SICU团队正是在这种精神鼓舞下,挑战一个又一个极限,挽救了一个又一个垂危病人。“给患者一个完整的家庭,让一个初生的孩子能和自己的母亲幸福的生活”,李主任对自己的团队说:“这是我们医务人员的幸福,也是对我们最大的褒奖。”



  作为北京市朝阳区两级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多年来我院一直承担着北京东部地区乃至临近外省市危重孕产妇的救治工作,而SICU是危重产妇抢救的核心科室。对这例产后大出血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患者的成功救治,是我院SICU、产科、麻醉科、急诊科、输血科通力合作的成果,显示了我院多学科协作的优势及危重患者的救治水平。




(SICU 李文雄 赵松)